-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课件人教版选修五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思考:根据上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材料五: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16~21千米,震中烈度为Ⅳ度强。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了临震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答:突出的是可减轻性。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2)频繁性与不确定性 (3)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4)联系性 (5)危害的严重性 (6)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 我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无论是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带来的危害等方面都不相同,如多发生在春、秋两季的干旱,主要分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多发生在夏季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流域;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多发生在冬春干旱季节;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上;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在青藏高寒地区尤为突出;台风、风暴潮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南伴随地震和暴雨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洪的集群发生。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还呈现一定的共扼性。比如,季风的强弱变化导致了南涝北旱或南旱北涝,以及一个地区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现象。根据国家气象局资料统计,各种气象灾害平均发生频次呈增长趋势,50年代是19.56次,60年代为26.20次,80年代达28.18 次。 P5 1、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均海拔10米以下,地势低洼易积水 2、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达到2000-3000毫米,东北部地处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5000-6000毫米。每年7-9月为雨季,降水丰沛,占全年降水量的80%。当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势力强大时,降水强度增大、历时时间长,出现洪涝灾害。 3、最大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国位于下游地区接纳中上游地区干支游大量来水使水量增大,水深可达1-4米。易加重孟加拉国的水灾。 4、对。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暴发风暴潮最频繁的地区。风暴潮和海水的顶托,阻碍了河水入海,海水倒灌,加重了水灾灾情。 5、地形气候河流位置等。 P6 1、不是。一是灾害具有不重复性,二是“50年一遇”只是指一年内发生灾害的概率是2% 2、1954年的洪水是百年一遇。 P7 1、存在联系。水汽少将导致气候变化激烈,吸收长波辐射的热量减少导致寒冷。 2、当一种灾害发生后,时常会直接导致一连串的其他灾害,这种情形称之为灾害链,也叫次生灾害。如地震后导致的房屋倒塌、交通线中断、各种生命线系统损坏、火灾爆发、传染病等就是典型的灾害链。 洪水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它 影响的年均人数最多。 P8 区域性 联系性 周期性 不可避免性 * * 1988年,美国有影响的《时代》杂志,在一年一度的评选本年度世界风云人物时,出人意料地把正在蒙受灾难的地球推出作为1988年风云人物,封面上是一个触目惊心的被捆绑的垂头丧气败相累累伤痕斑驳的地球。 1988年的地球:“危机中的地球” 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 30%~40%; 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 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 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 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 巴西亚马逊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 被毁; 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大泛滥并引起 山崩等。 1988年世界人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灾难的一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2008年的那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得更猛一些 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洪涝 台风 干旱 寒潮 洪涝 干旱 寒潮 台风 鼠灾 1.1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1、灾害: 4、形成条件: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2、自然灾害: 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 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3、自然变异的根本原因: 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大气、水、岩石) —是要有自然变异作为诱因 思考: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鲁教版必修二.ppt
-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课件人教版必修一.ppt
- 高中地理第一章教学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ppt
- 高中地理第一节水污染极其成因课件人教版选修六.ppt
-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 保护海洋环境 第三节 海洋环境保护 课件鲁教版选修二.ppt
- 高中地理城市化的教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 高中地理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各课训练及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二.doc
-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 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机会人教版必修一.ppt
-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一节 荒漠化成因分析 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三.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