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子1
清代末期,朝廷夜郎自大,一味闭关自守 ,加上只知争权夺利,不知发展经济,以致国力下降明显。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 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 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朝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 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俄罗斯帝国租借)。 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 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今广东省湛江市)被租让给法国。 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中华“七子”在英、法、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四散飘零。被列强掳去的“中华七子”,是民族罹难、国家浩劫的象征。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宏壮丽的历史诗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10月25日,日本在台湾的最后一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中山堂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给红体字注音 冀( ) 迄( ) 受虐( ) 臆( ) 亡( ) 哀忱( ) 夫( ) 襁褓( ) 掳去( ) 凤阙( ) 狞恶( ) 啖着( ) 咽着( ) 家传( )看守( ) 遗骸( ) 管钥( ) 孪生( ) 自艾( ) 愍( ) 氤氲( )蹴踏( ) 解释红体字(词)的意思 冀 以 回其母心: 盖有甚于 : 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 : 国疆 崩丧: 诚 如 斯 : 其在旦夕乎: 《诗经·邶风》中记载七子的母亲有外心,七个孩子就自责自己有过失,希望母亲回心转意。诗人作《凯风》的诗对他们表示怜悯。中国自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到旅顺大连的向外国租让,先后丧失的土地,离开了祖国的养育,受外国人的虐待,考虑他们的悲哀之情,要比《凯风》中描写的七子还要厉害,为此,就选择了和中华关系最亲切的七块地,各写了一首诗歌,借此来替他们抒发有孤独的苦楚而无处诉说的感情,缅怀祖国的哀痛,也以此激励全国人民的奋斗的激情。国土分崩丧失,日子已经很久了,全国人民漠然地对待。你没有看见法兰西的阿尔萨斯-洛林吗?“人的诚心所到(意志坚决),就能感动天地,使金属石头为之开裂。”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中华的“七子”的归来大概就在朝夕之间了! 1、思考:在诗中“七子”指什么? 2、划出表明本诗写作目的的语句。 自由朗读全诗,划出你认为能强烈抒发孤苦无告的悲哀之情及眷怀祖国之情的语句。 思考:作者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用了哪些方法?请 举例分析说明。 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 词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第一人称呼告(作者在抒发感情时,对没有知觉的物象以及不在面前的人直接呼告,从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作者的感情同被叙述的对象进入了同一境界,大大增强了作者抒发感情的力度。 ) 改: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采用添、删、改的方法对某一节诗歌进行适当改编,以便更好地抒发情感。 读: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运用适当的停顿、语速、句调、重音等来诠释你对诗歌的理解。 示例 九龙 我的胞兄香港在哭诉他的苦痛, 母亲呀,你可记得你的爱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鬼, 我无时无刻不在泪涛汹涌,泪涛汹涌! 母亲,我天天,天天呀,数着归宁的吉日, 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呀,空梦。 啊,母亲呀,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 * * jì qì n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