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表达技巧鉴赏复习指要》课件
最后提醒 解答古诗表达技巧鉴赏题失分主要原因: 或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或说明不到位,或分析不透彻;或模式不规范,或要素不齐全。 解决办法: 平时要努力具备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对高考题目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以使自己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高考题目的命制和答案的设置相对更为科学和规范,其设题的特点,答案的模式、切入方式甚至字数的安排都值得我们去分析揣摩。 06年福建卷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问: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析: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借景抒情) * 高考古诗表达技巧鉴赏复习指要 09高考语文基础复习系列 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命题形式:(1)单独设题;(2)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 概念界定: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一般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其他表现手法。 复习方案 一、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 二、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 三、探究高考设题,寻求答题启示。 一、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 1、表达方式 2、修辞方法 3、其他常用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古诗常用方式: (1)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2)描写:层次;角度。 (3)记叙:多用于叙事诗。 (4)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 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顶针(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大致相同。 其他常用表现手法: 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等。 注意事项 第3类的“其他常用表现手法”有的是第1类“表达方式”的另一种说法,如第1类中“直接抒情”就是第三类中“直抒胸臆”的另一说法。或者是对第1类的“细化”(或具体说法),如第3类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寓理于景”都属于第1类的“间接抒情”;“动静结合”、“白描”等则属于第1类的“描写”。 若题目无明确规定,只需根据其中一种类型或站在其中的一个角度表述。 2、高考考查重点:借景抒情、对比、烘托、反衬、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借古讽今以及比喻、比拟、对偶。 案例1: “虚实相生”的特点:实写的内容往往不是重点,而是抒怀、明理的依托;虚写的内容常常由实写而来,并常常涉及诗词的主旨。 08年江西卷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析: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以多角度开拓意境,使景物互为映衬,从而构成一种情趣,增强诗歌表现力。 案例2: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08年辽宁卷 问:(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析: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动静结合) 二、以课文为依托,引入“源头活水”。 1、课文梳理 2、同类归纳 课文梳理 注:后面括号中文字为该课文表达技巧类型的代表性语句或说明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