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年级期中形成性阶段检测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高二历史年级期中形成性阶段检测人教版知识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年级期中形成性阶段检测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年级期形成性阶段检测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高二年级期形成性阶段检测【】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答案于中)1. 20世纪初,俄国已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A.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社会矛盾的激化 C. 无产阶级的力量的壮大 D. 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爆发 2.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 打击对象相同 B. 领导力量相同 C. 革命性质相同 D. 产生结果相同 3.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 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 一战加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D. 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4.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残酷战争条件下的非常措施 B. 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 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 其实施的直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5.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B. 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D. 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6.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A. 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 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 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 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7.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A. 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地位 B. 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 C. 抵制英国货物恢复手工纺织 D. 发动群众开展抗税斗争 8. 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托运动”的共同特点是 A. 由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和组织领导 B. 都采取暴力斗争手段反抗殖民统治 C. 都结成了反帝统一战线进行斗争 D. 都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进行斗争 9. 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是 A. 执行新经济政策 B. 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实现 C. 农、轻、重协调发展 D.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10.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A.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B. 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 C. 落后的经济文化 D. 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 11. 沙俄、苏俄、苏联是不同的历史概念,下列事件发生在苏联时期的有 ① 二月革命 ② 粉碎协约国的进攻 ③ 列宁逝世 ④ 大清洗运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 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 地区及世界霸权 B. 战争赔款 C. 对德国的控制 D. 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13. 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多削弱德国的目的是 A. 制止法国势力增长 B. 阻止苏俄向西扩张 C. 保证德国赔款能力 D. 维护欧洲资本主义 14.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国,主要表现在 ① 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② 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③ 美国海军力量获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 ④ 获得了大量海外殖民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5. 下列是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B. 均由少数大国操纵 C. 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D. 消除了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16. 一战后,英国调整了对自治领的政策,主要是由于 A. 自治领要求独立 B. 英国经济实力下降 C. 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D. 英国政党政治变化 17. 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① 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 ② 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 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 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