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作文社会热点类话题知识精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作文社会热点类话题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作文社会热点类话题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社会热点类话题 【内涵解剖】 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往往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它们常常成为当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尽管高考作文要求回避热点,但文章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要求有针对性和时代感,高考作文就不能不涉及这些热点。热点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生命和科学等各个方面,十分广泛。有国际的,例如和平与发展、环境保护、贫困和饥饿;也有国内的,例如WTO、西部开发、党的执政能力。要写好这类话题作文,必须热切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尤其要了解人们谈论较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作广泛深入的思考,使文章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话题一:学会调整 读完《渔夫的誓言》,你有什么感想、联想?请以“学会调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有这么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渔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他也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他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去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世上没有如此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至极的誓言。 写作提示: 在审题立意阶段,这篇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一些同学可能会抓住“誓言”两个字不放而大作文章,甚至去论证“愚蠢的誓言”或“愚蠢的人”。虽然这都是这篇寓言所包含的内容,却不是主要内容。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誓言”代表的是理想、志向、目标与执着、坚定、顽强,表达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含义,为什么渔夫“却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呢?原来,他的“誓言不符合实际”,虽然他对誓言也作了变化,却总是比现实的改变落后一步。由此引申,我们即可提炼出两点作为作文立意的基点:理想(目标、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当现实条件发生变化,理想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写这篇作文难度不大,因为很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有人拼了老命也要考清华北大,而不管自己是否有那份潜质。但要写得有深度,却不容易,因为这个话题不仅仅囿于考大学,它完全可以联系整个人生来写。 文体也不难,无论是平常的议论文,还是优美的散文,或者清新的记叙文,都能够出彩。但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体特征一定要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强调的是“理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不能一提到理想就写如何坚定执着,这和材料的主旨——调整(即变化)——是背道而驰的。 【例文分析】 转? 弯 古人常叹“占春长久,不如垂柳,春恨十常八九”。春逝时,我们更多的是顿足凭吊,而忘记了如何去寻找下一季的柳暗花明…… 了解苏轼,也开始敬慕苏轼,他的洒脱豁达总赐我打开心锁的智慧。 苏子的波折一生,因他善于摆渡而充盈着水性的灵韵。不惑之年,遭遇乌台诗案,贬至黄州,但他并未沉沦于“极穷”境遇。他泛舟古迹,忘却名利,寄情雄山大川,将古今往来的悲欢作一番含英咀华,豪抒一曲《念奴娇》;古稀之年,再度被谪放。于荒远的海南岛,朱门酒肉不再有,食芋饮水充饥肠,他却诵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此随物赋形,苦中行乐,的确不失为一种美事。如此,放逐也就意味着一种积极的转折。 他是入世出世间飘逸的浪子。多次遭贬迁徙,但从不为眼前的霹雳打击呼天抢地,从未有过灰土面色,零落窘态。“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徘徊过;因为变法,他一贬,再贬,三贬!纵然如此,他还执念着心中那个起舞弄清影的天上人间,以惯有的憧憬、调和的心态去尝试那番自古难全的滋味。于是,遗给后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咏叹,平静而深长。 他是畅行于儒、道、佛三家的智者。在悲欢沉浮间,终是平静乐观地细尝如醪人生。 “醉醉醒醒,凭君会滋味”——他机敏地发挥着主观能动。以求身心的怡然。 “酒勿嫌浊,人当取醇”——他永葆明净淡泊,以达明志致远之境。 流浪于尘世间,怎能没有因苦难而放任逐流的失意之时,对此,苏子付诸谈笑,以“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心态掌舵,于是,机动地在理不清的狂澜繁思中及时靠岸。“目遇之则为色”,他大敞心窗,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