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导论 第四章 成果【参考】.ppt

中西医结合导论 第四章 成果【参考】.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定义页 自定义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1,过度页 图片展示页 *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一)舌诊 1、正常舌象 淡红舌 薄白苔 舌微循环正常 菌状乳头比例-菌状乳头较多 舌上皮各层细胞厚度-较薄 血循环中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 舌粘膜上皮细胞正常生长分化 桥粒结构对舌上皮细胞脱落的影响 膜被颗粒内含物对上皮细胞粘合作用 口腔局部环境-中性环境是正常薄白苔的必要条件 *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一)舌诊 2、病理舌象 淡白舌-丝状乳头、增生、红细胞减少、菌状乳头萎缩,见于营养不良、贫血 暗红舌-轻度瘀血,微循环异常较轻 红降舌-舌上皮萎缩变薄,血管扩张充血,见于炎症发热、基础代谢高的疾病 青紫舌-与血液成分和微血管状态肝胆疾病、癌症、心脏病 镜面舌-乳头缺少,脱落细胞多,且有坏死,并有核破裂等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一)舌诊 2、病理舌象 白苔-厚白苔则因丝状乳头角化凸起增多,分化增多,见于传染病早期、消化系统病 黄苔-炎症发热、严重营养不良 黑苔-其与真菌、细菌的繁殖有关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癌症晚期 *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二)脉诊 1、脉象形成机制 脉象与心血管功能、与生物力学、与器官共振 2、常见脉象生理病理基础 数脉和迟脉-心率变化-受神经体液等调节-交感与迷走神经 结脉和代脉-心脏传导系统或心肌兴奋性、传导过程异常 浮、沉脉-血管舒缩变化产生买为深浅感觉,外周血管扩张、血流阻力;血管充盈不足血流缓慢等 洪、细脉-脉压差、心肌收缩力过强过弱外周阻力过大过小 弦脉和紧脉-交感神经兴奋或某些体液因素使血管壁紧张度升高可能形成弦紧脉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 一、传染病 (一)青蒿素治疗疟疾:复方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速效高效无抗药性不良反应少疗程短和价格低的抗疟新药。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配合中药减轻炎症提高和稳定血氧饱和度;减轻乏力气短等症状减少激素抗病毒药使用等。世界死亡率9.64%,我国6.53% 二、内科疾病 呼吸:COPD,如哮喘、肺心病等 COPD:西药优势抗菌解痉机械通气;中药化痰、抗病毒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减少发作,且有多种方法综合 心脑血管: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老年血管性痴呆 * 消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制酸、控制HP感染、改善微循环和保护胃黏膜; 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等 泌尿:辨证治疗慢性肾炎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减毒增效治疗肾病综合征 血液:补肾为主治疗再障;复方黄黛片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机理 代谢:中药治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机理,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 风湿: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中药在撤减激素、预防和控制感染、减轻肾脏损害、延长缓解期、改善生活质量方法取得可喜进展。 肿瘤:减毒增效,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及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方面疗效突出。 急重病症:以抗生素杀菌抑菌,以清热解毒中药抗毒杀毒,形成“菌毒并治”的理论基础,治疗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 三、外科: 中国接骨学-核心观点“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建立“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中西医结合新方法,消除合并症 治疗急腹症——攻里通下法, 四、妇科: 治疗宫外孕:西药杀胎,中药促进包快吸收以及功能恢复 五、儿科 清热理脾、扶正祛邪治疗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症;肺炎、肾炎、肾病综合征 六、针刺麻醉 优势:简便经济、安全、干扰小、术后恢复快 *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成果 一、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已部分阐明 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已基本阐明 三、气的实质已部分阐明 四、经络功能、实质的多方位研究正在继续 五、中西医病因学中存在的一定的通约性和互补性 六、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显著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果 一、传染病 二、内科 三、外科 四、妇科 五、儿科 六、针灸 * 要点导航: 理解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气的实质、经络功能以及病因学研究。 熟悉四诊客观化研究等成果主要内容。 熟悉内外妇儿以及传染病针灸麻醉等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 CREATE AN ENVIRONMENT * 颜色创造环境 COLOURS CREATE AN ENVIRONMENT 封面页 目录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度页 主题2,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