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文化大革命”课件
1980年5月17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代表一万多人,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的刘少奇追悼大会。刘少奇是原国家主席,1969年11月12日逝世。为什么十年后才为他开追悼会呢?这要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讲起。 刘少奇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原因: 2、目的: 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 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 复辟的危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为了解决党内阶级斗争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966年8月1日至12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北京天安门城楼首次检阅红卫兵,从此红卫兵组织风靡全国。 造反! 夺权! 革命! 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们在集体接受批斗 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投湖自尽 批斗彭德怀,他身处逆境还对林彪事件秉公直言 “文化大革命”期间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出党,被迫害致死。这是党内最大的一起冤案。 被批斗的刘少奇 二、全面夺权,全面内战 1、起点:1967年 1月“一月革命” 2、后果:出现 “打倒一切”的 全面内乱 老同志对极左思潮的抗争 谭震林:“你们的目的,就 是要整掉老干部,把老干 部一个一个打光。”“砍脑 袋,坐监牢,开除党籍, 我们也要斗争到底!” 陈毅:“不要走,要跟他们 斗争!” 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有哪些罪恶,是怎样覆灭的?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度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标志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四、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 工农业总产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长8.3% 1973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天安门题诗: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五、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A、政治上长期动乱(1966—1976) B、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 C、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 D、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文化大革命的启示和教训 1.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 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阶级斗争要作科学的分析(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文革”是场灾难,走过沧桑,文革中的一代人绝不会忘记这段恶梦,更希望我们的子孙能从一个离奇荒唐而又毛骨悚然的故事里和屈死的冤魂们一声声的呐喊中,寻找到悲剧的成因和防止悲剧重演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痛定思痛,才能真切地体会创伤的悲伧和它所蕴含的价值。 心灵共鸣 第七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动乱和灾难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时间、领导机构 2.“文革”最大冤案 3.“二月逆流” 二、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三、“文革”结束的标志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