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2-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教 案
2006 — 2007 学年 春 季学期
所在单位 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 药用植物鉴定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中药鉴定学
授课对象 中药学本科2004年级
授课教师 马 骥
职 称 教 授
教材名称 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下篇 第十一章 果实种子类中药 授课形式 讲 授 授课时间 2007年04月02,05日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掌握下述中药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
掌握南、北葶苈子的区别要点,了解葶苈子的地方习用品。
掌握陈皮的显微构造特征。
熟悉陈皮的地方习用品和主要化学成分。 基本内容
葶苈子、木瓜、山楂、金樱子、沙苑子、补骨脂的鉴别;
陈皮、青皮、枳实、枳壳、吴茱萸、酸枣仁、山茱萸、连翘的鉴别。 重 点
难 点
重点:上述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
难点:葶苈子的地方习用品鉴别。 主要教学
媒 体 电子投影、板书、药材标本、图片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 Cornus officinalis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山楂综合开发利用。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 主要参考资料:1. 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中药鉴定学,张贵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3.药用植物学,艾铁民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相关网站:1.南方医科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药用植物学网站,
2. /yaoyongzhiwuxue/main.htm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课后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第十一章 果实种子类中药
葶苈子
【来源】 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或独行菜的种子。
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
【产地】 播娘蒿主产于华东、中南等地区;独形菜以华北、东北为主要产区。
【性状鉴别】
一、南葶苈子:
1、呈长圆形略扁,长约1mm,宽约0.5mm。
2、外表棕色或红棕色,一端钝圆,一端近截形,两面常不对称。
3、用放大镜观察,表面具细密网纹,可见2条纵纹。
4、压碎后富油性,气微,味微辛并有粘性。
二、北葶苈子:
1、呈扁卵形,长约1.5mm,宽0.5-1mm。
2、一端钝圆,另一端渐尖而微凹,凹处现白点(种脐)。
3、表面具多数细微颗粒状突起,可见2条纵裂的浅槽。
4、味微辛,遇水粘滑性较强。
【成分】 南葶苈子含挥发油;北葶苈子含芥子甙、脂肪油等。
二者均含强心成分。
【附注】
本草记载,自古葶苈子即非一种植物。据调查,曾有十字花科的十余种植物的种子在我国不同地区作葶苈子使用。如菥蓂(云南)、芝麻菜(四川)、小花糖芥(山东)。
以上几种均与葶苈子不同,应注意鉴别。
木 瓜
【来源】 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近成熟果实。
【产地】 主产于安徽、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自古以来以安徽宣城木瓜为上品,现多为栽培。
【】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4-8cm,宽2-5cm。
2、外表紫红色或棕红色,有多数不规则的深皱纹;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可见凹陷的棕黄色子房室,种子常脱落,脱落处表面平滑而光亮。
3、种子形似桔核稍大而扁,表面红棕色,有皱纹。
4、质坚实。
5、果肉微有清香气,味酸微涩。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2-3.5cm,直径1-2cm。
2、外表暗棕红色,全身被有突起的刺状小点。
3、顶端(宿萼端)喇叭口形,花萼残基多不完整,盘状,中央略突出。
4、剥开外皮(花托),内壁呈淡红黄色,内有30-40粒淡黄色的小瘦果,外包裹有淡黄色的绒毛,内有种子1枚。
5、无臭,味甘酸、微涩。
【】【】【】【】【】2-2.5mm,宽1.5-2mm,厚约1mm。
2、表面光滑,绿褐色至灰褐色,近缘一侧凹入处具明显的种脐。
3、质坚硬。除去种皮,可见淡黄色子叶2片,胚根弯曲,长约1mm。
4、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补骨脂
【来源】 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果实。
【产地】 除东北、西北地区外,全国各地均产。
【性状鉴别】
1、呈肾形,略扁。长3.5mm,宽1.5-3mm,厚约1mm。
2、果皮黑色或黑褐色,具细微网状皱纹,凹侧有果柄痕。放大镜下观察,果实表面凹凸不平。
3、质坚硬。种子1枚,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
4、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有“化”好说1】必修1 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pdf VIP
- 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感.docx VIP
-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教案 第7课 熟悉旅游景区的自助式解说服务.docx VIP
- PSA15000Nm3h制氢装置操作手册.pdf VIP
-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教案 第6课 做一名优秀的景区讲解员.docx VIP
-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教案 第5课 认识旅游景区的解说服务.docx VIP
- 开利吊顶式新风机新样本N-DBFP(X)DFP(X).pdf VIP
- 【大单元教学】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单元教学分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
-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 单.doc VIP
- 检验仪器分析技术 课件 第一章 临床检验分离仪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