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利湿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渗水利湿药

三 利水渗湿药 概述 含义:凡功能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功能:通利小便,尿量增加→体内蓄积水分随尿排出→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症等病症;对于湿温、黄疸、湿疮等湿热为患,亦具有治疗作用。 概述 药性特点: 味多甘、苦、淡, 性多寒、平。 主要归肾、膀胱经,兼入脾、肺、小肠、肝胆经。 概述 分类: 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适应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2、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用于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3、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用于湿热黄疸。 概述 使用注意: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 有些药物有较强的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茯苓《本经》 茯 苓 茯 苓 【性味归经】 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功效主治】 茯苓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处方用名】 1. 茯苓、白茯苓、云茯苓、云苓(去皮,蒸熟,切片,晒干用。偏于健脾宁心) 2. 赤茯苓、赤苓(去皮,取菌核的淡红色部份,蒸透切片,或辗碎用。偏于渗湿泄热) 3. 朱茯苓、辰茯苓、朱砂拌茯苓(取白茯苓净片,用朱砂 2% 拌匀后用。可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 猪 苓 【功效主治】 薏苡仁 薏苡仁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 归脾、肾、肺经。 【特点】 为种仁但不富含油脂 薏苡仁 薏苡仁 【处方用名】 1. 薏苡仁(薏米仁)、苡仁、米仁、生苡仁、生米仁(去壳晒干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2. 炒薏苡仁(炒用,健脾宜炒用) 【用法用量】 煎服,9~30g。 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 津液不足者慎用。 泽泻 泽 泻 泽 泻 冬瓜皮 玉 米 须 【性能】 甘,平。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用法用量】 煎服,30~60g。鲜者加倍。 【临床研究】 用玉米须,水煎服,治肾病综合征(中华内科杂志)。 玉米须,开水反复冲泡代茶饮,治疗糖尿病(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荠 菜 【性能】甘,凉。归肝、胃经。 【功效】利水消肿,明目,止血。 【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六淋(热淋、石淋、血淋、膏淋、气淋、劳淋) 均有小便频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 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 石淋以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血淋为溺血而痛。 膏淋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车前子 【性味归经】 甘,寒。 归肾、肝、肺经。 【功效主治】 车前子 【用法用量】 煎服,9~15g。宜包煎。 【使用注意】 肾虚遗滑者慎用。 【附药】 车前草即车前的全草。 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似,且能清热解毒,又可用于疮疡肿痛。内服或用鲜草捣烂外敷。用量10~2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滑石 《本经》 滑石 滑石 川木通 木 通 木 通 木通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关木通有毒,故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忌服,内无湿热者、儿童与年老体弱者慎用。 【不良反应】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为有毒成分,关木通用量过大,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海金沙《嘉祐本草》 海金砂 地肤子 地肤子 茵陈 茵陈 茵陈 金钱草《本草纲目拾遗》 金钱草 虎 杖 虎 杖 茵陈、金钱草和虎杖 共同功效:利湿退黄。 共同应用:湿热黄疸。 小异点: 茵陈: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疗黄疸的要药,阴黄阳黄均可用之。 金钱草:清肝胆之火,又除下焦湿热,善消结石,尤善治石淋。 虎杖:功与大黄相似,均为蓼科植物,以清利湿热为主,泻下作用较弱。 茵陈、金钱草和虎杖 不同功效: 茵陈 1.解毒疗疮——湿疮瘙痒。单用煎汤外洗,或配黄柏、地肤子、苦参等。 金钱草: 1.利尿通淋、排石——石淋、热淋。 2.解毒消肿——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虎杖: 1.清热解毒——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2.散瘀止痛——经闭,癥瘕,跌打损伤。 3.化痰止咳——肺热咳嗽。配贝母、枇杷叶等。 4.泻热通便——热结便秘。 玉米须、赤小豆 灯心草 【用法用量】 煎服,10~20g。宜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虚、热病伤津及孕妇忌用。 Evaluation only. Create

文档评论(0)

317shao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