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密问题”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斯密问题”解析“斯密问题”解析

“斯密问题”再论 【研究领域】 经济史 【提要】 “斯密问题”指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矛盾问题。国内外已有研究在证伪这一命题时忽视了对“同情心”和“利他”两个概念的区分,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对此,本文将首先说明《道德情操论》中的人性基础是“同情心”而非“利他心”,然后阐释在斯密的思想体系中,同情心对利己心既有促进作用,也有约束作用,因此二者是统一的,并不矛盾,“斯密问题”是一个伪题。 【关键词】 “斯密问题” 同情心 利他 利己 Abstract The “Adam Smith Problem” is defined a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Adam Smith’s two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 Theory of the Moral Sentiments攁nd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Since the pa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which proved this thesis false didn’t discriminate between sympathy and altruism so they didn’t hit the mark,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explains that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nature is sympathy rather than altruism in ?The Theory of the Moral Sentiments?then expounds that rsympathy pushes ahead and holds back selfishness in Smith’s ideological system so they are unified and the“Adam Smith Problem” is false. 一、“斯密问题”纷争评述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于1759年出版了伦理学专著《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the Moral Sentiments),1776年出版了经济学专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开创了西方近代经济学。根据陈岱孙等的记述,19世纪中叶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所谓“斯密问题”,即这两部著作间存在矛盾,他们认为斯密在写作《道德情操论》时,主要受哈奇逊(Hutcheson)的视仁慈(benevolence)为道德基础的观点和休谟(Hume)的同情观影响,以同情心作为人性基础。而在写作《国富论》时,斯密在法国之行时受到了法国重农学派“唯物”哲学的影响,从利他的理论转向了利己的理论。这一命题已被众多学者从多方面证伪: (一)史实方面 1.1896年爱德温·坎南(Edwin Cannan)出版了斯密于1752~176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时所使用的讲稿《法学讲义》,证明了两部著作都在基础上完成,斯密在其中已阐述了《国富论》中自利而非仁慈是经济行为动机的观点,这发生在法国之行之前。与斯密同时代的他的传记作家斯图尔特(Dugald Stewart)和同事约翰·米勒(John Millar)也认为,早在16世纪50年代早期斯密就已提出他的主要经济学说,早于法国之行和重农学派任何重要著作的出版。 2.斯密时代的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四个部分,其中政治学又包括当时所称的政治经济学。《道德情操论》作为伦理学著作,《国富论》作为政治学著作,是同一学科的两个组成部分,不可能存在基本矛盾。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论》第六版“告读者”中称《国富论》“部分的履行了”他在第一版中许下的“在另一本论著中努力说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的诺言,可见,他并不认为自己两部著作间存在矛盾,而把它们视为对道德、政府和法律的更广阔的历史研究的部分。 3.两部著作的再版始终交替进行,斯密不可能以两种不同的人性假设来完成两本著作而不自知。 (二)利己主义在两书中的体现 利己主义是两书中的互通之处。在《道德情操论》中利己主义多次以被批判或控制的形式提出。《国富论》中对利己主义的处理是《道德情操论》中这一思想的继续,是以之为前提的。两书间存在连续性。 两部著作“无论是对其学术思想体系和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还是对那只”看不见的手”的论述,都是涉及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因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