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呼吸生理 一、海洋生物的呼吸器官 鳃 贝类的呼吸器官 鳃 是贝类的主要呼吸器官和滤食器官。 双壳类的鳃存在于外套腔中,由外套膜的内侧壁延伸形成。可分为:原始型(胡桃蛤科,又称原鳃类);丝鳃型(双肌蛤科、不等蛤科、蚶科、贻贝科等);真瓣鳃型(其特点为鳃丝与血管沟通);隔鳃型(仅为孔螂超科,鳃丝退化)。 贝类的呼吸器官 腹足类的鳃为本鳃,位于外套腔。可分为:羽状的盾鳃和栉状的栉鳃二种类型。后鳃类的本鳃消失,在背部生出二次性鳃。 贝类的呼吸器官 头足类的鳃陷入外套腔的底部,鳃呈羽状,大部分是游离的,鳃丝内有微血管循环。 贝类的呼吸器官 其它呼吸器官 外套膜的内表面、肺室、次生的外套鳃和皮肤等。 甲壳类的呼吸器官 鳃 是甲壳类的主要呼吸器官。 甲壳类的呼吸器官 侧鳃 直接生在身体左右的侧壁上。 关节鳃 生在胸肢基节与身体相连的关节膜上。 足鳃 生在颚足或步足的基节上。 虾蟹类的鳃生在胸部两侧,各胸节鳃的数量和种类因种而异,是分类学上鉴别种类的重要依据。 甲壳类的呼吸器官 鳃的结构 鳃有鳃轴、鳃瓣和鳃丝组成。根据鳃瓣和鳃丝的不同,分叶状鳃(鳃瓣为叶片状)、丝状鳃(由鳃轴直接发出鳃丝,鳃丝组成鳃瓣)和枝状鳃(鳃瓣具有多分支的鳃丝,鳃丝末端多为两叉形分支)。 鳃腔 虾蟹类由头胸甲和胸部体壁构成鳃腔,鳃腔表面血管丰富,也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鱼类的呼吸器官 鳃 绝大多数鱼类生活在水中,机体代谢所需的氧须从水中获得。氧从水中进入血液,是从液相到液相。鳃是鱼类主要呼吸器官,占呼吸总量的 65%。 鱼类的呼吸器官 皮肤 皮肤呼吸占鱼类呼吸总量的20%~35%,有的甚至更高。 鳃上器官 进行空气呼吸。许多鱼类能通过鳃上器官行气呼吸。 口咽腔粘膜 将口伸出水面,通过吞咽空气用口咽腔粘膜进行呼吸。 肠呼吸 将口伸出水面,通过吞咽空气用肠进行呼吸。 肺和气鳔呼吸 将鳃变态为肺,或直接产生气鳔,作为呼吸或辅助呼吸器官。等等 二、代谢水平和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分解和能量释放 需氧代谢(需氧糖酵解)是通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活动,经血液循环供氧,将物质完全氧化为CO2和H2O,产生能量。 厌氧代谢(厌氧糖酵解)是完全依靠细胞内已在物质(主要是糖元)进行糖酵解,产生乳酸和能量。 乳酸由于扩散系数小,会很快在血液和肌肉中结累,使pH降低,破坏酶的作用,血液无法载运氧,从而抑制代谢的正常进行。 需氧代谢能将乳酸氧化为CO2和H2O,也可将乳酸排出体外,或输送到肝脏转变为糖元。(消耗能量) 二种代谢的关系 1、正常代谢和应急代谢 2、长时间进行和肌肉疲劳 3、产生的能量不同 4、 “氧债” (一)耗氧量 耗氧量以MO2表示。 MO2的数值代表代谢强度,即代谢率或代谢水平。 MO2的数值根据鱼体的大小、活动水平和生理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基础代谢水平又称标准代谢水平,为最低代谢率 日常代谢水平 活动代谢水平 鱼类的活动代谢水平一般为基础代谢水平的10倍左右,差别小于鸟类和哺乳类。 耗氧量 耗氧量的测定 静止法 用于测定鱼类的基础代谢或日常代谢水平。密闭容器、油封试验、水呼吸和DO的影响 呼吸测定计 A、 MO2与鱼体大小的关系 个体MO2随鱼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其关系式为: MO2 =KW0.8 根据试验,求出不同鱼类的K值 单位体重的MO2(耗氧率)随鱼体重的增加而增少。 其关系式为: MO2 /W=KW-0.2 分析原因: 鱼体越小,脏器占鱼体重的%越高,认为脏器的代谢水平比肌肉等组织要高。 B、 MO2和鱼类生理状况的关系 温度 基本规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鱼所适应的温度±10℃的范围内,温度变化10℃, MO2的变化大约为2.3的因数。也就是说,在鱼类适应温度的±10℃的范围内, MO2以2.3的倍数发生变化。 活动代谢和标准代谢 二者的相差数值以适应温度下最大,较高和较低时差异缩小。 代谢水平的温度自动调节 鱼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经2~3周的适应,能自动调节其代谢水平,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高温 当温度超出鱼类的适宜温度范围, MO2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与酶活性有关) 代谢水平调节的基本机理 酶活性 1、酶的浓度(分泌量)的变化 量多不一定活性强 2、酶的类型(质)的变化 “冷的”和“热的”变型或同功酶 3、酶活性的变化 用酶-底物亲和力表示酶的活性。用Km值表示1/2酶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以摩/升为单位。 Km值越低,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