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镇小黄德琼本色语文课题研究报告.docx

5.17镇小黄德琼本色语文课题研究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7镇小黄德琼本色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本色语文“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碰撞”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报告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小学 黄德琼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深厚的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讲语文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它的形式,讲语文的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因此,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碰撞研究, 正是在此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在阅读教学中侧重于引到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抓住以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词、句、段,反复推敲、揣摩、领悟,促使学生在感受丰富的人文内涵,精美的语言同时,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并学会鉴赏、借鉴。培植人文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引 言1、提出问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的深入,现在的语文课堂,出现了过分地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忽略了优美的语言文字、高谈阔论的现象。“人文性”受到了高度关注,成了课程改革中的一面高举的旗帜,而工具性却遭遇空前冷落。其实,这样的语文课违反了语文教学的规律,缺少了“语文味”。《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用崔峦老师的话说就是:“它们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离开“工具性”谈“人文性”,有舟天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的绝妙景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重要支柱,所以,努力生成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共振的阅读教学课堂,会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这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追求的目标和责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也有两种偏向: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因此提出本色语文“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碰撞”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研究背景和实践意义(1)全国小语理事长崔峦先生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是“肉”,人文性是“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3)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其具体的范畴.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因此,《语文课标》传承了一切《语文大纲》的提法.至于其中的“人文性”,则是在原有《大纲》“很强的思想性”基础上的发展,完善.它除含有原来“思想性”的内容之外.还点明了含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就是语文.(4)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于永正)上述观点给我带来的启示是:语言文字训练与情感碰撞和谐统一,它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情感碰撞只有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础它成为有源之水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