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著名古镇
陕西古镇
凤凰镇亦称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秦岭南麓商洛市西部柞水县的东南部社川河畔,辖区内山大沟深,林木葱翠,流泉清澈,空气纯净,气候宜人,历史上是陕南重点移民居住区。这里文化源远流长,岭南建筑风格独特。据《柞水县志》记载,凤凰古镇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凤凰镇桃园村发现挖掘的“高垣仰韶文化遗存物”,充分证实早在公元前5500—48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凤凰镇就发展生存着一支早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始先民。出土遗存物展现了当时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黄河与长江人类活动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从公元前9世纪起,中国始有文字记载,纪史时代从没有间断。地方史料记载,凤凰镇自唐至今有1400年历史的老镇。
????千年岁月,弹指一挥。凤凰镇的老街凝聚着明、清和民国时期历史文化底蕴。保存完好的是明清古建筑一条街,长约1200米,地面用石条、石块铺就,呈“S”型东西走向,多数兴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现有古建筑群142座,街面房屋由西向东呈阶梯形,各户间由马头墙连接,房屋前檐雕龙画柱、飞鸟走兽,建筑布局为前庭后院,颇具江南风格,是陕西保护最宏大最为完好的古民居,被史学家称为具有秦风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最具代表的建筑有“古钱庄”、“高房子”、“茹聚兴药铺”、“孟占先绸庄”、“康家大院”、“郭氏客栈”等,清代建筑主要有:永泰丰(347号)、菇聚兴药行(365号),永盛发(337号)、富仁昌商号(339号)、积善所(360号)、日兴茂(335号)、日兴成(329号)、长发祥(338号)、乾盛成染房(327号)、丰源和钱庄(660号)、银得楼(309号)、谦懿德(162号)等等,均是二、三、五开间的深宅大院,房子为二层,这些四合院立架式土木结构,个别是架式砖木结构。古色古香,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和考古、科研、文化价值。她以高超的木、石、砖、雕古建筑艺术和重要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闻名于世,2003年9月被列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街兴建者多属明清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移民之后裔,其民居建筑风格完全继承了江汉古民居特色,反映了纯正的楚文化艺术特点。在142座古建筑中,雕刻松、竹、梅、兰、菊、荷花、牡丹、鸡、羊、蝙、猴等图案,坚固而美观。各户房屋山墙建有高出房面的封火墙,俗称“女儿墙”,以防邻房失火蔓延,表现出突出的安全防范和环保特色。房面以青瓦覆盖,前后檐全部镶有滴水瓦,以便滴水。山墙上方向外弧形突出,檐角勾起,鱼尾翘起,形成花墙飞檐,极为壮观。街房建筑主体有色彩鲜明、生动丰富的装饰,如房屋正面墙上方,靠街面的前堂上方的棂窗、正堂和厢房的格子门窗,都雕以佛、道、儒家象形图案和文字。图案多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天女散花等,以及“吉、寿、福、禄、双喜”字样,充分构造吉祥如意、和气喜庆的美好人文氛围,和对未来美好希望的寄托。就连屋脊梁和屋脊两侧都雕饰以莲花、鱼水波纹,以及梅花、牡丹、荷花、鹿、麒麟、龙等图案,蕴含江南水乡稻香、鱼肥、莲美和吉庆有余、富贵长寿之意。雕饰图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技艺精湛,寓意丰富,有的古相含蓄,有的雍容华贵,气象非凡。其艺术风格可以溯至盛唐、宋与明代。
????二郎庙遗址是明代重要历史文物。庙宇始于明代在天启年间动工,到明崇祯三年(1630年)元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日落成,历时十余年。当时的规模“一柏担八间”,即一棵侧柏树,建房八间,占地面积2.5亩,布局是:临街面有大门院墙,东面神像大殿5间,西面香客房3间,南面附设灶房1间,院中有大柏树1棵,悬挂铁质大钟一口,有2座焚香炉和化钱炉。正殿绘彩泥塑七尊,主像高达9尺,殿内四壁细笔彩画为历史人物故事和如意云牙画饰等,壮穆严肃。民国后期被国民党镇公所侵占破坏,解放后作粮站仓库,现作英国支教育女士租住,功能改变,殿堂碑画可见,土墙厚80公分,遗址尚存。
????古镇周边还有12座石垒古寨和26座庙宇。具有代表性的佛教百神寺,始建于元代,复修于清代,已列入“柞水县文物保护单位”。正式对外开放已六年,现有庙房产9间,佛教、道教神像10尊,保存清代同治年间香炉一座,檀香木雕刻的尼姑像一尊及百年松柏两株。民国时期的金凤村孟姑庙是典型的道教文化遗产,至今仍香火旺盛。凤凰镇文化历史厚重,融秦楚湖广文化于一体。汉调二簧,关于它的起源,曾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汉代而得名,一说源于湖北的黄坡、黄冈,流传于汉江流域,故称汉调二簧。凤凰古镇的汉调二簧起源与民国初期,由陈忠洪、从山阳到凤镇传艺演出而兴起保留至今,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仍保留有汉调二簧剧团并经常性演出。除汉调二簧外,还有渔鼓演唱起源于安徽和山东,由道教韩相子传入,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传承保护。河南梆子、皮影戏、猴子戏等外地戏曲在古镇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