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断句与片断作文训练之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断句与片断作文训练之一

文言断句与片断作文训练之一 请给以下文言文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断句答案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标点答案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长大后,知道出身家世,感动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稀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博通《六经》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他经常对自己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请给以下文言文断句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断句答案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标点答案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蕃十五岁时,曾经从不洒扫自己所住居室,以至庭院房间内脏乱不堪。 他父亲的朋友同一郡的薛勤来问候,问陈蕃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以迎接宾客呢?” 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薛勤知道他有整治天下的治国大志向,很为他惊奇。 请以 “心怀天下”为主题,从上面两段文言文中选择一段,写一个议论文事例论证的片断。 要求: 1,必须运用文言文中的例子; 2,必须对原文进行合理的改造; 3,注意运用一些关键的原文; 4,必须紧扣自己确定的论点; 同桌交流互评 评讲学生片断 例1: 范仲淹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尽管他出身贫寒,但他却刻苦学习,从不懈怠。他坚持昼夜苦学,五年时间 “未尝解衣就寝”;有时晚上疲倦了,他就“以水沃面”;由于常常连清稀饭都吃不饱,他于是常常到了太阳东山才吃饭。正是这种顽强刻苦的精神,范仲淹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例2: 东汉名士陈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十五岁时,他不屑于洒扫自己所住的居室,以至庭院房间内脏乱不堪。 当别人问他,“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以迎接宾客呢?” 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这充分证明一个人要有心怀天下的远大志向。 例3: 胸怀天下,无论你在什么时候。 为了学习,少年范仲淹即便在五年时间里 “未尝解衣就寝”,但他仍然“慨然有志于天下”;有时晚上疲倦了,他就“以水沃面”,因为他心忧天下;常常连清稀饭都吃不饱,但他却常自诵“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是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范仲淹才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也才成就了范仲淹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例4: 生活中许多人是否患上了事业的近视眼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手机要“爱疯”,电脑要“爱派”……让我们学学古人吧!两千年前,来宾问一个叫陈蕃的人, “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以迎接宾客呢?”十五岁的陈蕃答道: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是何等的胸襟!心怀天下的远大志向与后来成为东汉名士的陈蕃难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 * * * * * 名词标志;动词及动宾结构标志;虚词“而”标志;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