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雨巷导学案 必修1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2课 诗两首-雨巷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 通过意象的分析,把握意境的创设,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2. 分析艺术表现手法,体会不同手法产生的不同效果。
【课前预习】
1.现代诗派简介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它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它的核心是象征主义。2.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32年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另有译著等数十种。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诗歌主要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影响较大,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3.作品时代背景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课堂探究】
1.“丁香一样的姑娘”是指什么?
《雨巷》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为什么“丁香一样的姑娘”要在雨中哀怨,彷徨?
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1)雨巷。
(2)丁香。
能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飘”字改成“走”字?为什么?
6、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消失了?
5、第六节中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3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
?6、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
【深化研究】?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
【达标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俯卧撑(??? )彷徨(??? )寥寥无几(??? )惆怅(??? )
风流倜傥(??? )枸杞(??? )颓圮(??? )2.根据读音,补出字形Yōu(?? )愁????? tuí(?? )废??? liáo(?? )阔3.文学常识戴望舒因一首诗成名后,被称为???????? ,他曾赴法国留学,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象征主义常常在朦胧的意境中表达出幽微精妙的感情。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B.“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4.《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自古以来,由于农耕环境的闭塞,“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的影响,中国文人的心灵都留下山水田园的烙印。到了南朝,谢灵运的诗作日益露出山水诗的端倪;魏晋政治黑暗,不少文人士子便寄情山水,笑傲江湖;迨及唐代,王摩诘、孟浩然更是着力绘写流泉村落。对大千万物的钟爱这一“自然情结”,在历代落魄文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贾岛、柳永,不一而足。云游山川的经历,耕读人家的环境,更为其观照自然万物提供了便利。他们往往借外物寄托个人心志,在吟啸之中一浇心中块垒。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中国形成了与西方世界的“再现”不同的古典美学思想——“表现”。这就决定了客观外物(含想象、联想中的事物)往往为文人内心情感所浸润。于是,“意象”这一美学概念产生。南朝外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认为谋篇须“窥意象而运斤”(想到“意象”而进行写作)。尽管其“意象”含义(想象中的境界)与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学期阶段练习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常州市花园中学2012届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
- 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3 功》课件 苏科版.ppt
- 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
- 常州市溧阳周城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A Day Out》课件.ppt
- 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鼎湖山听泉》课件 .ppt
- 常州市花园中学八年级英语练习试题.doc
- 常州市花园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1 杠杆》课件 苏科版.ppt
- 常州市花园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枣核》课件 .ppt
- 常州市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5课 荆轲刺秦王(第三课时)导学案 必修1.doc
- 平明镇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第11课 胸怀全球迎接挑战》课件 .ppt
- 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6课 鸿门宴(第三课时)导学案 必修1.doc
- 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 第6课 鸿门宴(第二课时)导学案 必修1.doc
- 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第10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必修1.doc
- 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中语文《第9课 小狗包弟》导学案 必修1.doc
- 平阳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校赛试题苏教版.doc
- 平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校赛试题人民版.doc
- 平阳中学高二英语上学期校赛试题新人教版.doc
- 平阳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校赛试题 文 新人教A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