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灌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docVIP

广西灌阳县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灌阳县2012-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卷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其中卷面分3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贻误(yí) 蛰伏(zhē) 吮吸(shǔn) 嫉妒(jì)   B.嶙峋(lín)  浮泛(fú)   琴弦(xuán)  栖息(qì)   C.丘壑(hé)  眷顾(juàn)  镂空(lòu)   真挚(zhì)   D.颤抖(chàn) 涟漪(lián)  萦回(yíng) 威慑(shè)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因地制宜 安静闲适 珠光宝器 鞠躬尽悴 B.诸如此类 别出心栽 欠美伤美 嬉笑怒骂 C.别具匠心 任其自然 重峦叠嶂 万籁俱寂 D.称心满意 无所依傍 门窗阑竿 流连忘返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成都三只老虎“养尊处优”竟被小兔吓退。 B.樱花的开放,在我看来有一种闹嚷嚷的花团锦簇的富贵情调。 C.贝先生在学术思想上的豁达广博,高瞻远瞩,时至今日年届百岁高龄,仍不减当年。 D.与以往的对歌、篝火狂欢、跳竹竿舞等传统节目比,今年的三月三活动更显得津津有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我们来到大海边,呼吸着新鲜空气、阳光和海水。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听了校长的报告,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C.《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四、 阅读理解(Ⅱ)(共19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颔联的描写角与颈联的描写角度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 19.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20.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8岁时 ;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 ;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2分) 21.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4分) 22.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3分) 23.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5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