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分配高中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题稿.ppt

个人收入分配高中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题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 点 透析核 心突破 菜 单 热 点 聚焦视 野拓展 隐 藏 山东金太阳书业有限公司 对 点 演练强 技提能 高考总复习 政治 主 干 梳理夯 基固源 课 时 作 业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2014年高考四川卷) 2.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2014年高考广东卷) 3.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2013年高考天津卷) 4.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2012年高考天津卷) 5.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2011年高考江苏卷) 1.从两方面把握我国的分配制度:一是明确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包括两个层次;二是明确我国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原因,包括根本原因、决定因素和现实意义。 2.把握一个重点: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 答案:①公有制 ②主体 ③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 ④平等分配 ⑤贡献 ⑥相对平等 ⑦经济发展 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⑨保证 ⑩兼顾效率与公平 判断正误 1.× 土地流转后其所有权仍归集体。 2.× 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3.×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4.× 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5.× 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 1.生产决定分配 考点一 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按劳分配的五点内容 特别提示 走出按劳分配理解中的几个误区 ①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 ②劳动收入都是按分配收入。(注意:个体经济、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③工资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收入。(私营、外资企业里的工资收入不是) (3)按劳分配的决定因素 (4)按劳分配的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供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内容: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原因 命题角度1 分配制度 例1 (2014年高考天津卷)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考 点 透析核 心突破 菜 单 热 点 聚焦视 野拓展 隐 藏 山东金太阳书业有限公司 对 点 演练强 技提能 高考总复习 政治 主 干 梳理夯 基固源 课 时 作 业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