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制史第一章题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 徐静莉 第一讲 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前11世纪) 学习要求:1、掌握中国法的起源。      2、了解夏、商两朝法制的基本情况。 一、中国法的起源与比较 二、夏商的立法指导思想 三、夏商的立法概况 四、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 五、夏商的司法制度 一、概述 * 公元前21世纪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以夏后氏为核心的宗族部落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了商代国家。随着宗族国家的建立,法制文明也随之产生。 * 公元前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氏族组织内部分解为母系大家族。氏族公社开始向家族公社演变。公元前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私有制与阶级社会诞生。原来的氏族首领纷纷称王,中国进入万国并立时代,这些国家均为宗族部落国家。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一) (一)关于法起源的认识 最初的法律是如何产生的?中西方的观点也大不相同。 中国古人关于法的起源的认识:——来自于天意、圣人 A荀子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B《管子君臣下》也说:“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其从义理形于民心,……则赏罚行矣。” C 《汉书刑法志》:”圣人因天秩而制五礼、因天讨而作五刑“ D 道家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问题:西方人怎么看? 西方法律与国家的起源问题: 西方人最经典的是社会契约论。如 A:古希腊智者吕科弗隆称:“法律只是一种相互保证正义的约定”。 B: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也明确提出了”社会契约说“,“声称国家是根据人们的相互的约定建立起来的,法律是人们彼此约定的产物“。 C:西塞罗也认为,把人们联合在一起的那最初的协议或契约,实际上就是法律的起源。 D:盖尤斯更声称:“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的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由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赋予皇帝和官吏以地位和权力的是大家共同缔结的社会契约。 这与中国的“圣人立法救世论”有很大的区别,一者是被动的被管者,一种是主动的通过契约约定委托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不同的认识恰恰导致了不同的法律文化。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二) (二)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当今学者认为与宗法等级制度紧密结合 1. 原始社会没有法:“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无制令而民从”的状态。此时的规范为习惯及氏族民主精神。 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与阶级出现,对法律的需要也日益提高。原始的礼由习惯演化成法。(祭祀之礼)  3、中国古代的法制文明包括“礼与刑”两部分。1)而“刑起于兵”。 《汉书·刑法志》记载:“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薄刑用鞭扑。” 2)礼源于祭祀之礼。 二.中西法制文明起源比较(三) (三)中西方国家(希腊\罗马)法制文明起源的不同比较 1、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由氏族——家族——宗族国家的模式发展而来,所以带有宗法伦理性. 2、法制文明的起源主要通过礼与刑两个途径而来。 3、法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与宗族制度的成熟完善有关。 4、西方法制文明是在家族公社解体后,由父权家族直接发展为个体农民而来,个体观念发达、商品经济发达。故私法很发达。 三、夏商的立法指导思想 * 替天行道,奉天罚罪的法制观。 《甘誓》 中有两段话: 启宣布有扈氏的罪状有两条:首先就是“威侮五行”,所以“天用剿绝其命” 。 “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尚书·汤誓》:“有夏多罪,天命殛(JI)之……尔尚辅予一人,改天立罚。” 四、夏商的立法概况 (一)主要法律渊源:   礼、刑 、 王的命令(誓、诰、训)及指示 1、《禹刑》: 夏法律的总称。《左传·昭公六年》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2、《汤刑》: 商朝法律的总称。“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二)行政法制   1、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商朝实行宗法分封制、内服、外服制。 五、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一) (一)刑事法制 1、刑罚原则:((P16)  (1)疑罪从轻、不杀无辜 的恤刑原则,“与其杀不辜、 宁失不经(不经即违反常法)”原则。  (2)过失从轻的原则 “眚(Sheng过失)灾肆赦、怙(HU)终贼刑” 2、刑罚体系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