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间” 间的名称: (2)屋身:屋身由木制柱枋作骨架,墙体作围护结构,其间安装门窗。我国古代的墙根据材料主要分为土、砖石墙。根据墙壁的性质和部位又可以分为檐墙、山墙、槛墙、八字墙、屏风墙、照壁、隔断墙等。 照壁:又称为影壁,是在建筑或院落大门的里面或外面的一堵墙壁,面对大门主要起屏障和装饰作用。 (3)屋顶:屋顶以木梁架为骨架,上面覆盖青灰瓦或琉璃瓦,并形成柔和的屋面曲线和屋角起翘。屋顶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并可组合成多种形式。 屋顶形式 2、开间与进深 木构架结构的柱子是平面上的重要因素,4根柱子围成的面积称为间,建筑物的大小就以间的大小和多少来决定。间是木构建筑平面、空间和结构的基本单元。 “间”有两个概念:A、四柱之间的空间;B、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3)叠梁式、穿斗式结构的优点和缺点 叠梁式结构优点是室内少柱,可获得较大的室内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多且施工相对复杂。 穿斗式结构优点是用料较少,山墙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空间不够开阔,柱子较密 (4)叠梁式、穿斗式结构的交融 在中国古代建筑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结构方式总在不断地相互滲透和交融。第一层次交融:正贴式、边贴式分别用两种构架; 第二层次交融:在穿斗式正贴中,滲入局部叠梁式做法。 (5)井干式 井干式结构是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用天然圆木或方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而且在尺度和开设门窗上受很大限制,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个别使用。 3、木构架的基本构件 (1)在木构架体系中,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被称“大木作”,是木建筑形体和比例尺度的决定因素。其由柱子、梁、檁、椽、斗拱等组成。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 A、柱子:直立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侧脚:古典建筑中,柱头沿正侧两个方向微向内倾斜,越靠边的柱子越明显。 升起:柱列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宋《营造法式》规定:当心间柱高不动,次间,梢间,尽间柱头相对当心间柱头依次升高2寸,使檐口形成一条缓和的曲线。 B、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梁较下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 C、枋:连接柱与柱的水平构件,起辅助和稳定柱梁的作用; D、檩:直接承受屋面荷载,并将荷载传到梁和枋上。 E、椽: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F、斗拱: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特有的构件。用于柱顶、额枋、屋檐或构架间。 斗拱由方形的斗、升,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 思考:斗拱在建筑中有何作用? 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斗拱 唐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斗拱 唐 福州华林寺大殿 宋 山西晋祠圣母殿斗拱 宋 元 山西洪洞广胜寺 明、清 唐、宋、元斗拱特征: 1、体积硕大,接近柱高一半;数量少,柱间一般1,2朵。 2、屋顶出檐深远,达三四米。3、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 明清斗拱特征: 1、斗拱变小,只有柱高几分之一; 2、数量多,柱间多达4—8朵.3、屋顶出檐较短,大约一米.4、色彩繁复华丽,风格富丽堂皇。 二、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征 1、外形上的特征——三段式构图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个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的。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 (1)台基:台基在下部,由砖石砌筑,承托着整座房屋。中国古建筑中的台基一般分为两类的台基:普通台基和须弥座台基。 A、普通台基:其构造是四面砖墙、进而填土、上面墁砖的台子 须弥座台基,是带有雕刻线脚的石台基,由佛座演化而来,多用在较大和较重要的建筑物上。 请判断哪个是主体建筑? * 中外建筑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1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特征 1.2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征 1.3 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特征 1.4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特征 1、为什么会有建筑? 2、为什么学习建筑史? 《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庄子·盗跖》亦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粟,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中西方传统建筑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想一想?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古代主要选择的是木构架的建筑形式? 一、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特征 1、木构架的优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