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与防治探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地 质 大 学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课程名称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教师姓名研究生姓名研究生学号研究生专业地质工程所在院系类别: B.硕士日期: 2014 年 6月 18 日 评 语对课程论文的评语: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成绩:总 成 绩:评阅人签名:注: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第1章 绪论1.1引言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大量兴建。在公路、铁路、險道、矿井、水电站、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到生产以及工程运营后的安全性,常常需要对因开挖而暴露的岩体进行加固。锚杆锚固技术因为施工简便、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在岩土加固领域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应用。从1890年英国北威尔士首次采用钢筋加固煤矿岩层开始,锚杆锚固技术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成为卸荷岩体加固防护的常用技术。1910年锚杆锚固技术在美国开始使用;1918年,预应力锚杆作为一种新的支护方式用于西利西安矿山开采支护;1934年;法国阿尔及利亚的舍尔法大现加高工程中采用了预应力锚杆;20世纪50-70年代,预应力锚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水利水电、矿山开采、公路铁路工程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土木建筑的很多领域都可以见到其身影。1964年,我国在安徽梅山水库首次采用2400kN级预应力锚索加固大现基础。1990-1992年在漫湾水电站的左岸滑坡治理工程中,左岸成功布设了2000余根300kN级的预应力锚索。目前,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很广。仅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的高边坡加固工程中,就使用了 3000kN和1000kN级预应力锚杆4000余根,长度为8~14m的张拉锚杆10000余根。小浪底水利枢纽共设置预应力锚杆2329根,其中进口高边坡600根,施加的总锚固力70800kN;地下厂房325根,施加的总锚固力为487500kN;出口边坡377根,施加的总锚固力为873000kN。作为众多锚固技术之一,预应力锚索是在锚杆后出现的,多用于重大工程项目中,尤其是普通锚杆无法提供足够锚固力,或者空间受到严格控制的场合。预应力锚索通过对锚索的张拉、锁定,用施加的预应力来改善岩体受力状态,充分调动岩体的自稳能力,主动控制岩体变形,减轻了支护结构的自重。同时为工程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预应力锚索对材料的利用很充分,对土体的扰动小、加固深度大、设置灵活、施工安全简便、进度快等特点明显,近年来在岩土加固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边坡加固、滑坡整治、深基坑支护、地下室抗浮、结构抗倾覆、桥梁基础加固、隧道、地基、码头、码头等工程中均有广泛应用,几乎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同时,描索还可以与其它结构物组合使用,产生了许多新的结构支护形式,如锚索桩、锚索桩板墙、锚索地梁、锚索格子梁等,进一步扩大了锚索的使用范围。为了保证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效果,在安装锁定后的服役期间锚索必须提供足够的锚固力,这就要求锚索的预应力在其生命周期内一直保持稳定和持久。但锚索材料的松她、岩土体的变形以及施工中的不合理操作,以及降雨、开挖爆破等外部因素,会引起锚索预应力损失,影响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果。众多工程事故教训我们:锚索预应力的损失是不可轻视的工程问题。如果预应力的损失超过一定限度,结构受力状况就会恶化,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果将减弱甚至失效,给工程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事后对结构采取补强等工程措施,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加强锚索预应力的监测和检测,弄清锚索预应力损失的机理和变化规律,研究有效的预应力损失补偿措施和技术,对于保证加固岩体的安全稳定性能是非常有价值的。1.2国内外预应力加固研究现状在预应力损失的研究上,众多学者把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归纳为3种类型:张拉过程中的损失、锚索锁定过程中的损失、由时间效应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具体来看,引起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施工过程中张拉系统的摩阻力、锚固系统的变形、锚索材料的应力松弛、加固岩体的徐变、外界的震动和冲击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工程研究人员提出有针对性的预应力损失补偿措施,例如:施工时确定科学合理的张拉顺序,采用循环对称张拉工艺对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选择强度较高、低松弛的钢绞线作为错索,并采用与之配套错具、锚垫板等;对锚索进行超张拉和补张拉;锚索施工结束后场地附近尽量避免爆破、重型机械振动等作业;选择较好的岩层作为持力层。另外,一些人对锚杆的受力状况和机理进行研究后,开发出一些新型的锚索结构,如拉力分散型、压力集中型、压力分散型锚索。这些新型的预应力锚索受力更为合理,能大大提高锚索承载力,并有效地降低锚索的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锚索按锚固段的受力状态可分为拉力集中型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