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研究_以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为参照系.docx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研究_以美国生产性服务业为参照系.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4 卷第 1 期2014 年 1 月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Vol. 14,No. 1 Jan. 2014服 务 经 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研究: 以美国 生产性服务业为参照系孙攀(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摘 要: 从宏观上阐述了 2004 年 ~ 2011 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采用五个指标,即生产性服 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占 社会总从业人数的比重,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借助 2012 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及美国商务 部经济分析局提供的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数据作为参照系,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结果表 明: 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较弱。最后,给出提高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系列对策。关键词: 服务经济; 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产业DOI: 10. 3969 / j. issn. 1671-2714. 2014. 01. 003根据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提供的《美国统 计概要 2012》数据显示,2000 年美国第一、二、三产 业增加 值 占 GDP 的 比 重 分 别 为 1. 2% 、23. 4% 、 75. 4% 。①2012 年 美 国 第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1. 2%、19. 1%、79. 7%。② 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提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中国第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10. 1%、 45. 3%、44. 6%。配第-克拉克定理( Petty-Clark Law) 表明人类社会三次产业结构排序会呈现以下规律演 变: 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到“二三一”到“三二一” 的过程。21 世纪的前 20 年,中国正处在三次产业结 构排序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过渡的关键时期。 从现有的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第三产业取代第 二产业位置的重点在于生产性服务业。一、中美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文章主要根据黄莉芳、洪琳解、郭玮( 2011) ③ , 程大中与 Peter W. Daniels( 2011) ④ 对生产性服务 业的阐述,同时鉴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 T4754—2011) 中的部门划分及 2005 年 ~ 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部门划分和数据的可得性, 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为: ( 1 ) 交通运 输、仓储和邮政业; ( 2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 软件业; ( 3 ) 批发和零售业; ( 4 ) 住宿 和 餐 饮 业;( 5) 金融业; ( 6 ) 房地产业; ( 7 ) 租赁和商务服务 业; ( 8)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基于 2007 年《北 美 工 业 分 类 标 准-加 拿 大 》( NAICS- Canada) 及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U. S. Bureau收稿日期: 2013 - 04 - 15作者简介: 孙攀,男,安徽凤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学、民办高等教育学。①U. S. Census Bureau,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12,Washington,DC: U. S. Census Bureau,2012,p. 848.②Hemant Kumari,Gupta S K,An Analysis of Service Sector Marketing Mix in Banking Se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IT & Man- agement,2013,Vol. 3,No. 1,pp. 91 - 105.③黄莉芳、洪琳解、郭玮: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 年第 2 期,第 16-23 页。④Dazhong Cheng,Peter W. Daniels,Producer Servic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11.of Economic Analysis) 部门划分及数据可得性,将 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为: ( 1 ) 批发; ( 2 ) 零售; ( 3) 交通运输与仓储; ( 4) 信息; ( 5) 金融、保 险、房地产与租赁; ( 6) 专业化与商业服务; ( 7) 教 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 8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