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琵琶行》教NEW案5136
陈集中学2011年春学期高一语文(必修四)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琵琶行》 主备人 刘红霞 审核人 高一语文组 时间 2011-5-26 教
学
目
标 1.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及贡献。
2.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
3.了解和掌握描摹音乐的手法。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难点 1、感受“声中之情”。 2. 学生能及时掌握并背诵。 课时 3课时 课 型 新授 教学方法 诵读、赏析、探讨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师:这位诗人是谁???——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
三.学习“序”
1、快速阅读,疏通字词
2、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
(2)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
(4)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四.录音范读 ,整体感知
思考: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4、全诗共写了几次音乐?(连带诗歌结构)是怎样写的?
第一次?? 诗人送客闻琴??? ????(暗写、侧面烘托)
第二次???邀见、弹奏《霓裳》《六幺》(明写、详写)
第三次???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明写、略写、侧面烘托)
5、哪一次音乐写得最精彩?(转入精读)
五.精读描写音乐段
(一)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
1、找出第二段中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板书)
音乐?????????????? 特征????????????????????? 情感
转轴拨弦???????? 和缓低沉? (序曲)? ???????先有情
低眉信手???????????????????????????????????? 声声思
轻拢慢捻抹复挑??????????????? (过渡) ???????无限事
1、如急雨???????? 粗重急骤
2、如私语???????? 轻微委婉
3、珠玉落盘???? 清脆圆润
4、莺语花底????? 宛转流畅
5、冰泉冷涩????? 阻塞压抑????????????? ??? 幽愁暗恨
6、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高潮)
7、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8、如裂帛??????? 短促急迫(曲终)、余韵悠悠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
(2)以形摹声(视觉角度)
(3)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4)景特描写烘托气氛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1、2段。
2.预习课文3、4、5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3、4、5自然段????
1、思考:作者为何听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感动?
2.阅读3、4自然段(板书)
?? 比较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赏析?
歌女(悲凄)
少年得意?????? 老年失意
年轻貌美?????? 年老色衰
门庭若市?????? 门前冷落
下嫁贾人?????? 独守空船
(详写生平,略写感受)
同是天涯沦落人,
诗人(凄苦)
辞帝京,谪居卧病,
地僻无音乐,不闻丝竹
黄芦苦竹,杜鹃啼血
山歌村笛,呕哑嘲哳
(详写感受,略写生平)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再次朗读,体悟情感。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