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两NEW首5283
蔺阳中学高2012级高一下学期语文备课教案
2013年—月—日
教学内容:《诗经》两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能力目标 学习诗歌赋、比、兴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1、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教学难点 1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2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 3、爱情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重要的话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陌生而又熟悉的瑰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 子衿》) ——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蒹葭》) ——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板书:《》)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赋”直陈其事,即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 物,《关雎》,由小鸟依依联想到男欢女爱。往往“兴中有比,比中有兴”,因此有了现今的“比兴”修辞手法。在历史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氓:méng 蚩:chī 愆:qiān 将:qiāng 垝垣:guǐ yuá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说:tuō 陨:yǔn 徂:cú 汤:shāng 渐:jiān 罔:wǎng 靡:mǐ 夙:sù 咥:xì 隰:xí 泮:pàn 裳:cháng 晏:yàn《诗经》原名《 》或《 》,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 首。它是我国第一部《诗经》“六义”是指?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⑶集体朗读这部分。
3、学习“决绝”部分(六章)
(1)自由朗读,注意感情基调:悔恨但不哀伤。
(2)提问:女主人公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从中反映出什么性格特征?
[明确]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 刚烈的性格特征。
(3)提问:这一段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结局作对比。
(4)提问:纵观全文,女主人公在回忆往事时和作出清醒的抉择时,并没有任何的修饰和渲染,那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明确:直接陈述,叙事的过程,也就是运用了“赋”的表现手法。
B、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教师强调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要从课文出发。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女:温柔热情 忠贞勤劳 坚强刚烈 男:急躁真挚 无情善变 始乱终弃应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采薇》
教学过程 一、 二、(一)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岁亦莫(mù)止 猃狁(xiǎn yǔ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