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打印版,职业中药药师
常用实验室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Ⅰ血细胞分析
⑴血红蛋白(Hb):新生儿 170~200g/L;
成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 /L;
老年(70岁以上): 男性94.2~122.2g/L;
女性86.5~111.8g /L
血红蛋白临床意义: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钩虫病等减少。缺铁性贫血时尤为明显。肺气肿、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呕吐、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增高(长期居住高原者生理性增高)。
Hb低于45g/L者应予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者除外);低于105g/L者应寻找贫血原因;高于180g/L者应作进一步检查。高于230g/L者,应紧急采取治疗措施。
⑵红细胞(RBC):新生儿(6.0~7.0)×10*12/L
男性 (4.0~5.5)×10*12/L
女性 (3.5~5.0)×10*12/L
红细胞增多见于: (1)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减少见于: (1)急性或慢性失血。 (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4) 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⑶白细胞(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 (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生理性增多: 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病理增高见于: ·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 ·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 ·恶性肿瘤及白白病,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以慢性白血病增高最多。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如肝癌、胃癌等。 ·其它: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尿毒症、酸中毒、某些药物中毒、烧伤等。
减少见于: ·某些感染:细菌感染(如伤感、副伤寒);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麻疹)。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 ·脾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如肝硬班替氏综合症。 ·理化因素:放射性物质、X线、某些抗癌药、解热镇痛药等,可造成白细胞减少。 少于0.5×10^9/L提示患者受感染的危险极大,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并仔细监测。少于3×10^9/L可认为白细胞减少,应了解白细胞分类,并作进一步检查;多于12×10^9/L可视为增多,白细胞分类对确定增多原因有一定价值,应寻找感染的来源。30×10^9/L或更多者有白血病可能。
⑹白细胞分类计数 (DC)
百分率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 (1%~5%) (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 (50%~70%) (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EOS) 0.005~0.05 (0.5%~5%)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BASO) 0~0.001 (0%~1%) (0~0.1) ×10*9/L
淋巴细胞(LYMPH) 0.20~0.40 (20%~40%) (0.8~4.0)×10*9/L
单核细胞(MONO) 0.03~0.08 (3%~8%) 0.12~0.8)×10*9/L
中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梗塞、肺梗塞等。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嗜酸粒细胞: 增多见于: ·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某些血液病: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