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注意事项 1.灭菌包不宜过大(不应大于30cm* 30cm* 25cm),包扎不宜过紧,放置时各包留有空隙 2.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和搪瓷类物品之上 (4)灭菌效果的监测 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监测法 化学监测法:是最常用的监测方法 物理监测法:用150℃或200℃的留点温度 计。 (二)光照消毒法 1.日光曝晒法 方法: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6h.注意定时翻动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通电后,汞气化放出紫外线,经5~7min,使空气中的氧气电离产生臭氧,紫外线的最佳杀菌波长为253.7nm (2)方法 1.空气消毒有效照射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为30~60min。照射后病室应通风换气 2.物品消毒先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有效照射距离为25~60㎝,照射过程中应定时翻动物品,各个表面均应照射20~30min 3.空气与物品消毒的照射时间,均从灯亮5~7min后开始计算。 (3)注意事项 1.保持灯管清洁,至少每两周用无水乙醇棉球擦拭表面一次。 2.保护病人的眼睛及皮肤 3.室内的适宜温度为20~40℃,湿度为40% ~ 60% 4.关灯后如需再开启,应间歇3~4min 5.定期检测灯管照射强度,如灯管照射强度≤70∪W/cm2,或记录使用时间,凡使用超过1000h,需要更换灯管。 6.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主要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杀菌,臭氧对人有毒,空气消毒时,人员须离开现场,消放出毒结束后20~30min方可进入。 (三)电离辐射灭菌法 (低温灭菌法) 适用于不耐高温物品的灭菌,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精密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制品及节育用具等。 (四)微波消毒灭菌法 适用于食品及餐具的消毒;化验单据及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等的消毒灭菌。 要用毛巾包裹进行消毒 (五)生物净化法 适用于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室和ICU等。 化学消毒灭菌技术 (一)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消毒物品先洗净、擦干。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消毒剂现配现用,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以确保其有效浓度。 4.消毒液中不能放置纱布、棉花等物,防止降低消毒效力。 第十二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案例】 某医院发生血液透析的严重感染事件,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有多名患者血液丙肝RNA检测阳性,事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处理结果:撤销该院院长职务,撤销血液透析室护士长职务等。 请问: 1.什么是医院内感染? 2.医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第一节 医院内感染 医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者。 获得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类型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病人自身携带的正常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 2.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而引起的感染。 医院内感染的形成 感染链 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感染链 控制 保护 切断 (1)已感染的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病人自身 (4)医院环境 (1)接触传播 (2)空气传播 (3)饮水、饮食传播 (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 (5)生物传播 免疫力底下的患者: 血液病、烧伤患者、早产儿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2.病原体来源广泛,环境污染严重 3.易感人群增多 4.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5.介入性诊疗手段增多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三)监督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 【案例】 某医院发生多名产妇剖腹产术后感染,切口久不愈合、流脓、腹痛等,经检测是感染了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所致,进一步调查分析,造成此感染的原因系因手术器械未达到灭菌效果所致。 请问: 1.什么是消毒? 2.什么是灭菌? 3.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及使用范围有哪些?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的质量是评价医院服务质量、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能力的重要尺度 清洁: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上的污秽,以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 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上全部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 消毒灭菌方法 擦拭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解读课件.pptx VIP
- SAE J588-2000 总宽度小于2032mm的机动车用转向信号灯.pdf VIP
-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4).docx VIP
- 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1(样表).docx
- 2023年少儿迎春杯六年级初赛竞赛试题数学.docx VIP
- 光伏电站一体化监控统一管理平台项目建设技术方案.docx VIP
- 《宋史·舆服志》服饰词汇研究.pdf VIP
- 竞选体委演讲稿PPT.pptx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pdf VIP
- 水下测量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