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病毒的结构与生理例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扰现象的意义 1、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部分 ——抗病毒作用 2、指导正确使用疫苗 ——避免同时或 短时间内使用有干扰的两种疫苗,以防止降低免疫效果。 ——患病毒性疾病时应暂停接种病毒疫苗 干扰素(IFN) 是由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生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分类: IFN-α IFN-β I型干扰素 抗病毒 IFN-γ II型干扰素 免疫调节 干扰素(IFN) 作用特点: 不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而是通过作用于宿主细胞生成抗病毒蛋白来抑制病毒增殖。 有种属特异性 广谱性 病毒的变异 容易变异 疾病流行 疫苗制备 思考题 抗生素为什么对病毒无效? 第四章 病毒的结构与生理 知识目标 掌握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增殖、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干扰现象和干扰素; 熟悉病毒的大小、形态、 了解病毒的培养、变异、抵抗力。 病 毒 概 述 病毒的发现 1892年发现第一个病毒即烟草花叶病毒 1898年发现动物口蹄疫病毒 首先被证实对人类有致病性的是—— 黄热病毒(1901年发现) 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概念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病毒的大小 测量单位 :纳米(nm) 50 nm 小型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 50 nm -150 nm 中型病毒(大多数,如流感病毒) 150nm 大型病毒(如痘类病毒、天花病毒) 球形病毒 天花病毒 病毒的形态 多数病毒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杆状,丝状, 少数可为子弹状、砖块状,噬菌体可呈蝌蚪状 杆状病毒 噬菌体 (蝌蚪状) 狂犬病毒 (子弹状) 二、病毒的结构与功能 病毒体结构模式 刺突 包膜 核心 衣壳 壳粒 核衣壳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 核心:核酸(DNA/RNA)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衣壳:由壳粒(蛋白质)组成 保护核酸,促进吸附、抗原性 包膜:出芽释放时由宿主细胞膜或 核膜组成,镶嵌有包膜子粒(刺突) 促进吸附、抗原性 螺旋对称型 二十面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型 衣壳类型 螺旋对称型 20面体立体对称型 大多数球状病毒属之 (3)复合对称型 螺旋对称型 20面体立体对称型 病毒的增殖 方式:自我复制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装配与释放 病毒的增殖周期 吸附 病毒刺突或衣壳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吸附 ——吸附具有组织特异性 穿入 融合---有包膜病毒 胞饮---无包膜病毒 脱壳 穿入胞质中的病毒脱去蛋白质衣壳,使基因组核酸裸露的过程 依赖于脱壳酶 是必须的 生物合成 早期蛋白质,控制宿主细胞 晚期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小分子物质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装配与释放 装配 细胞核内 细胞质内 核膜上 胞膜上 释放 破胞释放 (无包膜病毒) 出芽释放 (有包膜病毒) 装配 释放 破胞释放: 无包膜病毒——致细胞破裂死亡 ——一次大量释放 出芽释放: 有包膜病毒——病毒核衣壳出芽时套上宿主细胞的核膜或细胞膜——细胞不死 ——逐个释放 吸附 病毒的增殖过程 穿入 脱壳 早期蛋白 晚期蛋白 装配 DNA复制 核酸游离 成熟 释放 病毒增殖中的特殊情况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胞条件不适合病毒增殖,无法完成复制。 缺陷病毒:病毒本身基因组不完整无法单独完成复制,还需其它病毒辅助。 装配混乱导致生成一些无核酸的病毒。 病毒的培养 病毒的分离培养 动物接种 鸡胚培养 组织细胞培养 鸡胚接种 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现象 当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产生原因 ——干扰素(IFN) ——竞争干扰(细胞表面受体、底物、酶) —— 改变细胞代谢途径 (抑制第二种病毒mRNA的翻译)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