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心理学》重点中学《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学习与教学的元素: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后的检验、反思。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青少年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认知特点:)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做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青年初期特征: 1、认知:他们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2、情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3、意志: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4、个性(自我意识):不仅能比较客观的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的表现自我,敏感的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选、判)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前运算阶段(2-7岁) 思维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①命题之间关系 ②假设—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俩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 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培养信任感。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培养自主性。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培养主动性。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培养勤奋感。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 2)学校教育 3)同辈群体 家庭教育下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最成熟,有能力、独立性强。 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