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理科模拟题二.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理科模拟题二

理科综合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上交。 卷 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6题为物理部分,每小题2分,共12分;7—16题为化学部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7—22题为生物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卷Ⅰ共28分) 1.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2.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 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 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 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 D. 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3.了解社会,从了解自己开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讲,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他的质量大约是50kg B.他的身高大约是160cm C.他的密度大约是0.5×103kg/m3 D.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 4.为配合体育中考,小明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凹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一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 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5.我国的航母正按计划进行各项科研试验和训练.如图所示是中国航母训练时的图片.当飞机飞回航母后 A.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6. 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 B.乙的电阻值保持20Ω不变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3AA.橡胶轮胎 B.尼龙背包 C.纯棉袜子 D.塑料遥控器 8.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防止酒精挥发 D.降低酒精着火点 9.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2 B.8 C.10 D.18 10.鉴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闻气体的气味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加入澄清石灰水 1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泥水 C.蔗糖水 D.油水混合物 12.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纯羊毛毛线和腈纶毛线 B.将自来水通过活性炭,得到无色透明的纯净水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稀盐酸 1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工艺简洁效率高。NH3 + H2O + CO2 === NH4HCO3 ;② NaCl(饱和) + NH4HCO3NH4Cl + NaHCO3↓ ③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