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储罐类检测工艺低温储罐类检测工艺.doc

低温储罐类检测工艺低温储罐类检测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温储罐类检测工艺低温储罐类检测工艺

一、主题内容: 1.1 本规程规定了低温储罐(9Ni钢材料)无损检测的基本要求和操作参数。 1.2 编制依据: 1.2.1执行标准:RT:BSEN1435-1997 UT:BSEN11714-1998 MT:BSEN1290-1998 PT:BSEN571-1-1997 1.2.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1.2.3 验收规范:ASME 1.2.4《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射线检测工艺规程、渗透检测工艺规程、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磁粉检测工艺规程 1.2.5图纸设计要求 二、检测项目、数量及工艺准备 本项目须采用射线、超声波、磁粉、渗透等检测方法,罐本体对接焊缝采用100%射线检测,打底焊缝清根及角焊缝和底板焊缝清根采用渗透检测,角焊缝和底板焊缝盖面及材料表面损伤点采用磁粉检测。鉴于所使用材料的特殊性,便于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缺陷检出,底片的影像达到检测标准、规范的要求,选用AGFA-C7胶片,采取提高管电压并进行有效滤波的措施,增加宽容度,使焊缝黑度控制在2.0~2.5,母材黑度控制在2.5~4.0。如遇结构原因,采用双胶片技术,采用同种型号胶片时,两片之间采用填加铅箔增感屏,增感屏厚度由试验得出,且前片用于观察焊缝质量,后片用于观察母材质量,焊缝黑度控制在2.0~2.5,母材黑度控制在2.5~4.0;采用异种型号胶片时,高梯度胶片用于观察母材质量,低梯度胶片用于观察焊缝质量,焊缝黑度控制在2.0~2.5,母材黑度控制在2.5~4.0;如仍不能达到检测技术要求,应通过管理公司及业主协调,要求安装制造单位对焊缝余高进行修磨以保证检测灵敏度。 三、现场安全管理 3.1 项目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检测现场的安全工作,以身作则,组织学习贯彻现场施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在进入现场前,必须对参加现场检测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进入现场检测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使检测人员在实施现场检测前做到心中有数。 3.2 现场检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进入现场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不准喝酒,不许打闹。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交叉作业时,严禁高空坠物,并应做到互不伤害,做到安全检测。 3.3 注意用电安全。 四、射线安全管理规定 4.1施工企业必须取得《放射装置工作许可证》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登记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应射线作业。射线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自觉遵守有关射线防护的规定。 4.2射线作业现场,在X射线现场作业前依据模拟实测《检测报告》测定的距离(采用计量合格监测仪器现场模拟测定),在作业区设置控制区和管理区。控制区边界上悬挂“禁止进入X射线区”标牌。管理区边界上设警戒绳及警示灯,并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必要时设专人警。 1/4处 G H No RX T 7.4.2 底片标记及像质计的摆放 7.4.3 识别标记 位于底片下半部由左至右(按其顺序依次排列)为: 年、月、日:为拍片日期: G:工程编号: H:焊缝代号; N0:为拍片序号 RX:mm,也可用阿拉伯数字替代。 7.5.4.2 中部“ ↑ ”中心标记(定位方向)。 7.5.5 位于底片上半部中间:视需要时加放专用沟槽对比试块。 7.5.6 专用沟槽对比试块,平行放置在距焊缝边缘5mm处, 7.5.7 识别、定位标记均离焊缝熔合线外大于5mm以外。 7.5.8 像质计的选型及放置 7.5.8.1 不同线型像质计适用的材料范围一览表: 像质材料 Fe 碳素钢、不锈钢 Ti 钛合金 Al 铝合金 Cu 铜合金 Ni 镍合金 适用材料范围 黑色金属 钛及钛合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镍及镍合金 7.5.8.2 透照厚度(TA)与像质的选型一览表: 透照厚度TA(mm) ≤25 25-85 85 像质计丝号 10/16 6/12 2/8 7.6现场检测操作原始记录:现场操作人员应根据公司程序文件要求,对检测部位及时记录,确保检测的可追溯性。 7.7 透照参数的选用及暗室条件要求见检测工艺卡。 7.8 评片条件 评片应在评片室内进行,室内光线应暗淡,室内照明不得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光。观片灯最大亮度不得小于100000cd/cm2,黑度小于等于2.5时透过底片的亮度不得小于30cd/cm2,并配有不同大小的遮光板。 7.9 底片质量 底片上标记应标记齐全、无误,底片黑度范围应在2.0~4.0之间,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部位时最低黑度允许降低至1.5;底片上必须能清晰地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