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Word版含解析.docVIP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方案》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Word版含解析

课下限时集训(十三)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2016·漳州质检)春秋时期的《管子》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其中并未提到犁,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井田制已经瓦解 B.铁器牛耕尚未普及 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 D.青铜农具仍在大量使用 2.《盐铁论·水冒》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用力鲜,功自半。”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3.中国古代农民早期采用的是耕耱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耱”来耱平地面和耱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后来,则在耕耱之间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术体系。“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明清时期 4.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 A.用于农田犁耕 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 C.便于交通运输 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5.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 《天工开物》节选 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 B. C. D. 6.据史载,西汉时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资少者的田租,或借部分山林川泽苑囿给贫民,或借犁牛贷种食给贫民。如《汉书》载,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诏:“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的根本原因是(  ) A.实行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政策 B.小农经济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发展 C.避免因流民问题而引发农民起义 D.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7.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8.(2016·扬州模拟)4世纪时,马塞林努斯不无夸张地说,在罗马,这种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贵族,而今已经推广到不分贵贱甚至最低的各阶层。这种衣料应该是(  ) A.麻     B.葛C.丝 D.棉 9.“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冶炼工艺技术产生于(  ) A.夏商周 B.春秋战国 C.魏晋南北朝 D.宋元时期 10.(2016·菏泽模拟)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  ) A.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 B.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 C.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 D.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 11.“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丝绸业实行工官制度 B.唐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宋朝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 D.清朝丝织品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12.(2016·宁德模拟)清代《景德镇陶录》载:“坯房发给人工(工钱),其为地下印利、做坯等工,则皆四月内给值,十月杙满(补足),年终再给少许;其为画作上工,则按五月端节、七月半、十月半及年竣分给。”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 A.陶瓷业的分工较细 B.陶瓷业存在雇佣关系 C.工人领取计件工资 D.工钱发放因工种而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春秋晚期出土的牛尊照片和相关文字史料。 使五尺竖子引其(注:),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吕不韦《吕氏春秋》 材料二   材料三 历代犁的A—A面剖视示意图 (1)材料一可以反映出有关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哪些历史信息?(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汉代牛耕画像石”图中牛与犁之间的连接方式,并指出它与“唐代线描牛耕图”相比,在犁辕制作方面有何不同?“汉代牛耕画像石”中的连接方式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缺陷? (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犁的演变特征,这一演变是如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