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元明清文学常识元明清文学常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明清文学常识元明清文学常识

元明清文学常识 1 元杂剧的类型:杂剧南戏 2 《元曲选》的作者:臧懋循 3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peng)揭徯斯 4中国古代最早白话小说:宋元话本 5说话艺术包括四大家:小说说经讲史合 6 文献,现存元杂剧剧本的基本资料:《元曲选》《元曲选外编》《元人杂剧勾陈》 7 元曲四大家以及代表作 白朴《梧桐雨》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 8 《南词叙录》的作者:徐渭 9 元末四大南戏:《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记》 《杀狗记》 10 元散曲的发展概况(2时期) 11 马致远的雅号:曲状元 12 张可久:后期散曲作家。《苏堤唱晚》《小山乐府》等散曲集。元人中专攻散曲并存世作品最富者。 13 乔吉:南方戏剧圈中重要的杂剧作家和散曲名家。在散曲创作上与张可久齐名,有“曲中李杜”之誉。《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 14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5 《放哨高祖还乡》的作者:睢景臣 16 元末最具艺术性的诗人:杨维桢 17 唐宋派: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为代表的复古流派,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在当时有一定影响,被称为唐宋派。其派别强调文以明道。 18 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北公安,故世称“公安派”。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但多局限于抒写闲情逸致。 19 三言二拍: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0 临川四梦:汤显祖《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 21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22 “狂人”徐渭:《四声猿》 23 吴江派与“至情派”: 一方面是以沈璟为领头人的吴江派曲学家群体的产生,另一方面是以汤显祖为楷模的至情派剧作家风格的融聚,这两大戏剧流派的形成与竞争,是明代后期传奇繁荣的重大标志,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大盛事 24 《封神演义》作者:明代许钟琳、李云翔 25??冯梦龙整理的两部民歌集:《山歌》《挂枝儿》 26 梅村体:诗歌体裁,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他的诗歌中的悲剧内容主要表现于一方面自我关照,徘徊于灵与肉之际,铭心刻骨地忏悔自我的灵魂;另一方面规抚江山易代,绵绵不尽地吟唱着叹挽明王朝衰败的时代悲歌。前者带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后者则具有诗史的特点而被称为“梅村体”史诗。 27 桐城派: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系安徽桐城人,故名。该派别主张为文以精气神为主,言之有物为立言之道,提倡“道也、法也、辞也,三者有一之不备而不可谓之文也。” 28??清代几大词派 阳羡词派——陈维崧? ?浙西词派——朱彝尊? ?常州词派——张惠言? ? 29??南洪北孔:洪昇 孔尚任 30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接触代表:《儒林外史》 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2、关汉卿杂剧按内容分为:公案剧、爱情风月剧和历史剧。 3、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源于唐中叶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4、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是史书和民间传说的结合。 6、《水浒》七十回本点评者是金圣叹。 7、明中期三大传奇是《宝剑记》、《浣纱记》和《鸣凤记》。 8、明中期戏曲两大派是“临川派”和“吴江派”。 *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 9、“临川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 10、李玉后期的代表作品是《清忠谱》。 11、元杂剧角色:旦、末、净、杂。 12、《救风尘》的作者是关汉卿。 13、高明的《琵琶记》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写的。 14、《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最优香的章回体历史小说。 15、《水浒传》(七十回本)系金圣叹用百回繁本作底本的修改删节本。 16、冯梦龙的“三言”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 17、《风筝误》的作者是李渔。 18、朱权的戏曲理论著作是《太和正音谱》。 19、《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 20、鲁迅说“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聊斋志异》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21、关汉卿吸收了民间流传的古老故事“东海孝妇”创作了《窦娥冤》。 22、王实甫今保留的全本杂剧作品除《西厢记》、《丽春堂》外,还有《破窑记》。 23、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 24、白朴的爱情喜剧《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和宋官本杂剧《裴少俊伊州》等。 25、现知最早的《西游记》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