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在力学机械中的应用.ppt
第7章 在力学机械中的应用 7-1 理论力学 例7-1-1 任意平面力系的简化 本程序可用来对任意多个力组成的平面力系作简化,得出一个合力,分成两步做: 第一步:向任意给定点p0简化,得到一个主向量和一个主矩; 第二步,将此主矩和主向量转换成一个合力。程序如下: 程序exn711 clear, N=input(输入力的数目N=) %输入力系的数据 for i=1:N i, f(i,:)=input(力f(i)的x,y两个分量[fx(i),fy(i) ] = ); p(i,:)=input(力f(i)的一个作用点的坐标p(i)= [px,py ] = ); end p0=input(简化转移点p0的坐标p0= [p0x,p0y ] = ); ft=sum(f), % 求主向量 for i=1:N %计算各力对p0点的力矩 m(i)=f(i,2)*(p(i,1)-p0(1))-f(i,1)*(p(i,2)-p0(2)); end mt=sum(m) % 相加求主矩 pt = mt/ [ft(2);-ft(1)] + p0 % 求合力作用点的坐标 程序exn711运行结果 最后一行程序是基于下列求合力作用点坐标[pt(1),pt(2)]的方程: ft(2)*(p0(1)-pt(1))- ft(1)*(p0(2)-pt(2)) + mt =0 可写成(pt-p0)* [ft(2); -ft(1)] = -mt, 再转成程序中的p0表达式。由于是一个方程求两个未知数,这是一个不定方程,用矩阵右除的方法将给出无数个解中之一,即pt-p0中有一个分量是零。 运行此程序,设N=3,f(1)= [2,3],p(1) = [-1,0], f(2) = [-4,7],p(2)= [1,-2],f(3) = [3,-4], p(3)= [1,2],又设简化点的坐标p0= [-1,-1],答案为: ft =[ 1 6 ], mt = -9, pt =[ -2.5000 -1.0000] 例7-1-2 双杆平衡方程 图7-1-1所示杆系,设已知:G1=200; G2=100; L1= 2; L2=sqrt(2);theta1 =30*pi/180; theta2 = 45*pi/180;求其支撑反力Na,Nb,Nc。 解:◆画出杆1和杆2的分离体图,列出方程如下: 线性数学模型 对杆件1:ΣX=0 Nax + Ncx = 0 ΣY=0 Nay + Ncy - G1 = 0; ΣM=0 Ncy*L1*cos(theta1)-Ncx*L1*sin(theta1)-… G1*L1/2*cos(theta1)=0; 对杆件2: ΣX=0 Nbx - Ncx = 0; ΣY=0 Nby - Ncy - G2 = 0; ΣM=0 Ncy*L2*cos(theta2)+ … Ncx*L2*sin(theta2)+G2*L2/2*cos(theta2)=0; 这是一组包含六个未知数Nax, Nay, Nbx, Nby, Ncx, Ncy的六个线性代数方程,通常是要寻找简化的方法,但用了MATLAB工具,就可以列出矩阵方程AX=B,(其中X=[Nax,Nay,Nbx,Nby,Ncx,Ncy]T,可用矩阵除法直接来解。 程序exn712 %给原始参数赋值 G1=200; G2=100; L1= 2; L2 = sqrt (2) ; % 将度化为弧度 theta1 =30*pi/180; theta2 = 45*pi/180; % 则按此次序,系数矩阵A,B可写成下式 A=[1,0,0,0,1,0;0,1,0,0,0,1;0,0,0,0,-sin(theta1),... cos(theta1); 0,0,1,0,-1,0;0,0,0,1,0,-1;... 0,0,0,0, sin(theta2),cos(theta2)] B=[0;G1;G1/2*cos(theta1);0;G2;-G2/2*cos(theta2)] X = A\B; %用左除求解线性方程组 程序exn712运行结果 这样求解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全部静力学题目,而且可用于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的超静定问题。因为那里只多了几个形变变量和变形协调方程,通常也是线性的,所以只不过是把矩阵方程扩大了几阶,解法没有什么差别。 例7-1-3 质点运动学 设导弹M速度为vm=800m/s,其速度向量始终对准速度为vt=300m/s的直线飞行目标T,发射点在目标运动方向的左(4000m)前(3000m)方,试求导弹轨迹及其加速度。 解:◆ 建模: 在与目标固连的等速直线运动坐标中(因而是惯性坐标系)列写动点M的方程。因动坐标与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