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的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浅析《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民俗及其文化意蕴
历史11201班 陆健
【摘 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承载着许多食俗信息的美食类纪录片,通过展播全国各地特色美食 ,传 递 了中国人的日常食俗、节 日食俗和特殊食俗信息,这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完美体现,是人们适生智慧的体现,而这些 食俗背后,蕴含了中国人对于美食与文化、美食与生命价值的情怀况味与深刻思考。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饮食民俗;地域文化;美食
2012年5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中央电 视台一套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时间播 出,该片为央视播出的首部美食类纪录片,全片共分为七集。以“食材 、主食、转化 、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七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展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故事 ,展现了各种饮食习俗,并透过画面与声音传递了这些饮食习俗的文化意蕴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需要 ,更因其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满足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求。饮食民俗,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形象化表现。《舌尖上的中国》信息量很大,传递了很多有关饮食的民俗信息。
(一) 日常食俗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北方以种植麦稷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麦子和水稻,加上玉米、高粱、小米、豆类等,构成了国人 日常的主食。麦 子一般制成面粉后做成馒头、烙饼、面条;稻米则一般做成米饭、米粥、糕点以及其他制品。由于各地的 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生活方式不同,对主食的加工制作方式也就不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各地的日常食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主食的故事》第一集中,首先介绍了山西襄汾县丁村的花馍——“一样面食百样吃”。因为山西是多山少川的省份 ,副食种类的缺乏使得当地人想方设法提高主食的花样。于是随着一代代人的智慧的积累,有了现在的“一样面食百样吃”的日常食俗。其主要表现是在主食的样式上做文章,通过做出各种花样的面食来提高家人食饭的兴致。北方有代表性的主食还有陕西绥德县老黄的黄馍馍。黄河流域种糜子的历史已达八千年之久,糜子一直成为当地人的家常主食。当地人的典型代表也即主人公老黄的黄馍馍就是用这种糜子做成的。由此可见当地人用这种糜子做成馍馍作为主食的习俗由来已久。 纪录片中对于新疆的主食介绍选择的是馕。在新疆,当地人常年的主食是一种叫馕的饼 ,馕在古波斯语中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食 物。馕是用源自西亚的优良物种小麦磨成粉做成的,是当地人喜爱的主食。新疆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馕便成了一天中最为惬意温馨的时刻。对于南方地 区的主食记录主要是稻米以及各种米制品。纪录片对贵州黎平县的主食的记录是稻米。在介绍稻米的 时候还穿插了当地人邻里结婚送礼的习俗,即挑一 担稻米送到有喜事的人家,稻米上还要放上新鲜的鸡蛋。在贵州,还有其他的主食,纪录片里隆重介绍 的是一种米制品——“汤粉”。再例如,介绍广州主 食的时候主要介绍了“河粉”。在介绍河粉时还顺带介绍了一道当地名菜“干炒牛河”。“干炒牛河”是最 能体现厨师厨艺的一道菜。南方广州地区除了爱吃 米制品外 ,还爱吃一种面食——竹升面,北方的主食除了开头介绍的黄馍馍还有西安的肉夹馍 、泡馍。而在西北地区则选择了闻名全国的兰州拉面。 而在江浙一带的沿海地区,则还是由稻米做成的米制品为主食。纪录片里隆重介绍的是嘉兴粽子、宁波的年糕。最后 ,还隆重介绍了北京的饺子。《舌尖上的中国》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和食物来拍摄这集《主食的故事》。看《舌尖上的中国》,不管你是哪里人,你都能看到自己家乡的最有特色的食物,勾起你童年的记忆,在外的游子就会热泪盈眶,在家的则会产生满腔的自豪感。
(二) 节日食俗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没有专门讲述食俗,但是通过各种细节我们还是能够窥探出中华大地上不同的节日习俗。
在汉族地区,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要数春节。春节期间的饮食也是最丰富的,除夕之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即使在外的人也要挤车赶船回 家团聚。有些菜还具有象征意义,必须要吃。在《主食的故事》的最后,讲述的就是北京人白波全家在除夕 夜吃饺子。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除夕夜全家一起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无法替代的美味。除夕夜全家团圆边吃饺子边看春晚,是部分中国人最美好最幸福的事情。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讲述了东北渔把头石宝柱家的除夕夜“全鱼宴”。石宝柱是查干湖上最有威望的渔把头,冬天的时候他要带领当地人去查干湖上捕鱼。那里盛产鱼,他们对鱼具有浓厚 的独特的感情 ,除夕夜的全鱼宴便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除夕盛宴。丰富可口的全鱼宴是当地人对来年的祝福,既是寓意年年有余 ,也是这些靠自然的馈赠生活的人们对自然最好的感恩表达。 过了春节,即是元宵节,此时要吃汤圆。接下来是端午吃粽子,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