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复习2016最全版概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1淡水鱼类养殖按其水体的类型: 按其水体的类型: 池塘养鱼、水库养鱼、湖泊与河道养鱼和稻田养鱼等。 根据经营方式又可分为粗放养殖、半集约、集约及高度集约化养鱼等四种类型。 ·粗放养殖:也叫粗养,是指在单位水体上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只放养,不施肥,不投饵,鱼类依靠水体中天然饵料生长,管理水平很低,因而单位面积鱼产量较底。大部分的水库、湖泊、河道、稻田养鱼和一部分的池塘养鱼属此类型。 ·集约养殖:也称精养,同粗养相反,在单位水体上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施肥投饵,经营管理周密严格,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一般静水池塘养鱼,精养小外荡、小水库属于这一类型。 ·半集约化养殖:介于上述两种方式之间,放养后一般只施肥不投饵。当前很多小型湖泊、小型水库、稻田养鱼和一部分池塘养鱼属于这一类型。 ·高度集约化养殖:则是指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和工厂化养鱼等,对养殖的环境条件除网箱养鱼外都进行人工控制,以适应鱼类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实行高密度、强化投饵饲养,因而单位水体的鱼产量很高。 2我国淡水鱼养殖的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主要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二是在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三是将鱼种经数月至一年养成食用鱼(成鱼),四是选出若干成鱼培育成繁殖用的亲鱼。 :鱼类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鱼? 鱼是终生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低等脊椎动物。 2鱼类的外部器官 口:摄食器官,有上位、端位和下位三种情况。有的有齿,称为口腔齿。 眼:视觉器官,一般两个,侧位对称,也有不对称在一边,如,牙鲆。鱼视力近视,因晶状体为圆形。也有盲鱼。 鼻或鼻孔:感觉器官,水中化学物质和食物味道。两对,位于鱼类头部前端。 须:感觉器官,辅助鼻感觉。多个,位于鱼类口周围。 鳃或鳃孔:呼吸或辅助呼吸器官,鳃孔一般一对,分列两边。鱼类呼吸是口中进水,鳃孔出水。 鳍:运动器官,用来游泳,分为背鳍、臀鳍、尾鳍、胸鳍、腹鳍五种。有的鱼类退化,不全。有的特化。 鳞或鳞片:保护器官,起盔甲作用。鱼类或有或无,无鳞鱼类皮肤粘液腺发达。 3鱼类外部形态 体型:分四类,纺锤形、侧变形、扁平形、圆筒形或棍棒形。 测量形状:体长、全长、头长、吻长、躯干长、尾长、体高、体宽等。 4鱼类内部系统 消化系统:消化道分口咽腔、胃、肠道(前肠、中肠、后肠)、肛门等。消化腺有肝脏、胰脏、胃腺等。 呼吸系统:鳃,鳃片,鳃小片(呼吸、气体交换场所)。 泄殖系统:生殖、繁殖、排泄。包括性腺、肾脏、输卵管、输精管、输尿管等。 5鱼类的食性与生长 食性分四类: 草食性,摄食植物性饲料为主,如,草鱼、团头鲂。 肉食性,摄食动物性饲料为主,如,青鱼、鳜鱼。 杂食性,摄食动物和植物性饲料,如,鲤鱼、鲫鱼。 滤食性,摄食浮游生物或粉状料,如,鲢鱼、鳙鱼。 生长: 有三大特点,1、终生生长2、有地域差别3、有季节差异 6鱼类繁殖习性 分雌、雄,异体受精。繁殖有季节性。有性成熟年龄。有性别特征或第二性征。繁殖力有大小。 产卵类型不一样,漂流性、粘性、浮性、沉性 。有胎生、卵胎生、卵生。 相对怀卵量 绝对怀卵量? 7鱼类洄游 洄游:一些鱼类的主动的、定向的、往往是集群的具有“种”的特点的运动;洄游还是周期性的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洄游的距离一般较长,为了寻找适宜的外界条件和特定的产卵场所,有时要游几千公里的距离。 摄食洄游、生殖洄游、越冬洄游 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 一、养殖鱼类的选择条件 生产性能好:生长速度快(四大家鱼),群体产量高(罗非鱼),能耐密养(鲤鱼),食物链短(鲢鱼、鳙鱼)。 环境适应力强:耐低氧,宽盐度,宽温度,抗病害。 食品价值高:肉蛋白含量高,味道好,可食部分多。 苗种与饲料易解决:鳗鱼(苗种难解决),鳜鱼(开口料难解决)。 几种养殖鱼类生物学介绍 共七种,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以上称四大“家鱼”,英文Four domestic fishes。还有鲤、鲫、团头鲂。 以上七种鱼类产量占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产量80%以上。 种类 性状 鲢鱼 鳙鱼 草鱼 青鱼 鲤鱼 鲫鱼 团头鲂 栖息水层 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 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 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在底层多螺蛳的较大水体中、下层 底层,底质松软、水草丛生的水体 无要求 敞水的中、下层 食性 滤食性:食物为浮游植物 滤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 草食性 肉食性: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 杂食性:螺、蚌、蚬和水生昆虫的幼虫 杂食性 幼鱼:枝角类和其它甲壳动物 成鱼: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 产卵方式 1鲢鱼 ⑴俗 称:鲢子,白鲢,边鱼。英文名:Silver carp 。 ⑵外部形态:体侧扁,头较大,但远不及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