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刮来的摇钱树.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风刮来的摇钱树台风刮来的摇钱树

台风刮来的摇钱树(2005.10.20) 央视国际 (2005年10月19日 16:20)   2005年9月27日/南林农场   2005年9月26日,从海南岛万宁登陆的强台风“”达维,又一次袭击了南林农场。据专家分析,这次的台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到了12级以上,是继1973年的强台风之后,影响海南最为强烈的台风。   农场退休职工 李克清:“当时的风就是一阵一阵的来,一阵一阵地刮,呜地一阵来,刮一下,又一阵,越刮越大,看着窗户外边的树,比刀砍的都还快。”   南林农场地处在海南岛东南部,50年来遭遇了47次台风袭击,因而被戏称为“台风走廊”。据场长汤祝军介绍,今年农场橡胶的受害率达到百分之百。   但是记者发现,这里的槟榔树却依然完好地挺立着。今天何格权家的槟榔园很热闹。因为这位严老板要来看看自己已经预定的槟榔,有没有被台风刮掉。   万宁槟榔加工商 严亚贵:“我那个亲戚的关系带我上来了,看他的槟榔比较好,长得果子比较好,我就跟他定下来了,定下今年的果子了,价格是多少,价格是市场多少钱,就多少钱。今年估计他能卖十几万。”   似乎这场肆虐的台风,并没有给老何的槟榔园留下什么痕迹。老何一家人已经开始盘算着这4000多棵槟榔树,能带来多少收入了。其实,现在家家种槟榔,是南林农场十几年的最终选择,而情况的触发,源于一个叫李克清的人。   1984年,农场深河队队长的李克清下岗了。   农场退休职工 李克清:“下岗了没有什么事干了,跟我亲家去看槟榔去了,看槟榔回来以后没有什么事干,怎么办呢,就找点水沟地,边缘地,农场不要的地,自己动手开点荒。”   当时,从亲家那里借的2000株苗,活了1800棵,4年以后,到了槟榔该收获的时候,那一年的一场台风又如期而至了。   农场退休职工 李克清:“我种了两千多株香蕉都有十多公分以上,都有锄头柄那么大了,全部给台风打完了,槟榔树的话,大概高的话就是这么高的,倒了几百株,那一年的话,盖的房子也刮倒了。”   但是李克清意外地发现,园子里剩下的1700多株槟榔树,依然可以结果,反而因为台风过后带来的雨水,长得更加茂盛了,而且这些没有精细管理的槟榔树,当年就给他带来了五万元的收入。   而当时的南林农场还没有一项可以作为产业的抗风经济作物。   南林农场场长 汤祝军:“过去在我们这个地区,发展自营经济是比较多的,有椰子、槟榔、胡椒、芭蕉、芒果等等,种起来,台风一来,一夜之间就全部毁灭性地摧残了。”   李克清的成功恰巧给场领导提了个醒。   因为槟榔树的叶子小,不招风,树干笔直光华而且有韧性,根又牢固,具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农场很快就把种植槟榔作为职工的自营经济推广了。   地处台风走廊的南林农场四面环山,加上常年高温多雨,正是槟榔生长的极佳环境。本来是台风的受灾地区,这回成了种植槟榔树的风水宝地,特殊的气候,造就了槟榔的特殊品质。   万宁槟榔加工商 严亚贵:“这个南林槟榔,肉比较厚,加工出来果型比较好,含量高,吃起来比较好吃,湖南那些客商比较喜欢。”   因为每年都有来自附近两个城市的商人来收购,从1990年发动职工大面积种植以来到2000年,这里的槟榔基本上从不发愁销路问题,槟榔成为农场职工割胶工资之外的经济来源。   但是即使槟榔能卖得出去,职工也是很受气的。   农场退休职工 李克清:“那你种下去,总是说你自己卖不了,都是人家来收购你的,给你什么价就是什么价了。”   种植槟榔的当地人虽有嚼槟榔青果的习惯,但是大部分的槟榔果还是销往湖南。那里虽然不产槟榔却是,是我国槟榔干果的主要消费市场。过去每年干果的价钱都是来海南收购的湖南客商定,而外地的加工商根据自己能否赚钱,再给青果定价钱。   王昌明:“价格不稳定,有一年几毛钱一斤,种来种去,种出来没有人要。”   李均城:“1997年才8毛钱,以后都是1块多钱。”   农场职工的槟榔就这样卖到了2000年,他们突然意识到通过深加工,能挣更多的钱。   2001年,由场里赞助一部分,李亚壮的加工厂就在这个废弃的猪舍上建了起来,可第一年的生意并不是很顺利。   南林农场加工大户 李亚壮:“第一个星期我们加工了,当时定的价格是10块5毛,一直往下跌,一个星期又跌了5毛,成品一直掉到8、9块。”   做过多年橡胶生意的李亚壮,凭着自己的经验就把加工起来的干果存了起来,等到了第二年春节,市场发生了变化。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