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译文
题目名称:锂锰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 级:应用化学101
学 号:201001534124
学生姓名:吴少亭
指导教师:王红芳 李慧
年 月
尖晶石锂锰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E. V. Makhonina*, V. S. Dubasova**, V. S. Pervov*, A. F. Nikolenko**, and A. S. Fialkov**
* Kurnakov Institute of General and Inorganic Chemistr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Leninskii pr. 31, Moscow, 119991 Russia
**2001年2月16日俄罗斯莫斯科埃列克特罗乌格利电极研究所发表
摘要
尖晶石Li1+ xMn2–yCoyO4是通过固态反应和溶胶处理精制而成,并且以X光衍射和电显微镜扫描来了解特点的。并且这种尖晶石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以作为正极材料用来制备再充电锂电池。
关键词
尖晶石 可充电锂电池 可圈性 化学计量 晶格参数 放电容量 电解质 充放电曲线 正极材料
引言
在过去,作为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材料[1-10],尖晶石锂锰化合物因为价格相对于LiCoO2和LiNiO2低廉、高的热量稳定性和低毒性这些特点而被广泛的研究。然而,尽管在研究领域有重大的发展,尖晶石Li–Mn–O因为它相对于分层氧化物的低生产力、低可圈性和自身放电性(特别在提高的温度接近于60度)这些缺点,到目前为止只是限制在锂电池的生产应用中。此外,它们的电化学性能也不是完全再生的。
早先[1],Pervov等人以嵌入主机的结构变化性和电子稳定性之间的关联为基础,概述了选择再充电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则。后来通过他们得到的最佳结论,依据其可圈性,正极材料应该有一个晶体结构和电子配置,以确保电化学夹层的锂离子没有明显的结构性(通过Jah n–Teller变形)和热传导波扰动。并且发现这样的反应是无序的尖晶石Li–Mn–O所引起的。而尖晶石的无序是由低的合成温度、过渡金属的掺杂(混合正离子被动的扰乱)和非化学计量性造成的。同时尖晶石Li–Mn–O的结构属性和夹层行为对化学计量是极其敏感的,特别是对氧气和Mn3+这两种强烈依赖合成程序[6,10]的物质。这似乎对于具有良好可圈性材料的准备是主要的障碍。
在研究中,有相当大的工作致力于尖晶石Li–Mn–O中掺杂过渡金属(Co [3,5,10,12,13], Ni[3,12,14,15] , Fe [14], Cr[12,16] )和非化学计量材料如Li1+ xMn2O4 [3,6,17]和Li1+ xMn2+ xO4[7,18](后者作为3-V再充电电池的正极材料)。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的是通式为Li1+ xMn2– yCoyO4(x= 0–0.06, y= 0–0.15)的正离子缺少和掺杂正离子的无序尖晶石的低温合成和结构,并且它们在含有电解质的锂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是根据γ-丁内酯和碳酸亚乙酯+碳酸二乙酯确定的。
试验
试验研究的材料是通过低温固态反应(过程I)和溶胶凝胶法处理得到的(II)。掺杂Co的尖晶石是在过程I制备的,在固态合成中开始使用的化学药品是试剂LiOH·H2O,分析物MnO2和干燥后恒重超过NaOH的分析物Co(NO3)2· 6H2O。实验开始后,取出的适量试剂需要放在玛瑙研钵研磨并在470到550度之间加热。步骤II(改良过的Pechini步骤[5])中,所用的起始试剂是分析物Mn(NO3)2· 6H2O,纯试剂Mn(CO3)2,或者是分析物 Mn(CH3COO)2 ·4H2O和LiNO3· 3H2O。首先锰盐要溶解在柠檬酸和被加热到90(硝酸盐和碳酸盐)或110–120°C(醋酸盐)的纯乙二醇(1 : 4摩尔比)的混合剂中。接下来,添加了适量的硝酸锂后,溶液在140度下酯化形成胶体。而后所获得的凝胶在180–200°C被风干。最后合成的泡沫聚合体前体要在空气中进行热处理。
在试验中,样本是利用Rigaku自动衍射仪或DRON-3衍射仪(CuKαorCoKα辐射,θ =4°- 80°,扫描速率为2°/min)上的 X射线衍射(XRD)和带有在12 kV操作的仪器JSM-35CF (放大6000)的电子扫描显微镜测定的。这是因为材料的元素组成可以根据原子吸收作用来判定(Perkin-Elmer模型303分光光度计,乙炔火焰)。
电化学的测量是由锂计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