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汉教学课件整理外汉教学课件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汉教学课件整理外汉教学课件整理

认知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认知语言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首先, 认知语言学的学科本质是“理论反动”性质的。它是在反对诸多语言学固有传统,尤其在反对客观主义、生成语言学和形式逻辑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之前:结构的时代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之后:认知的时代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 以1957年的《句法结构》为转折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产生 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只能“就语言而研究语言”,排除任何非语言因素(如社会的、物理的、言语的……)的干扰;而就语言来说,必须区分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只研究共时的语言系统,排除任何历时因素的干扰;而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来说,只研究形式,不研究实质,“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客观主义的语言学 能指与所指的任意性 生成语言学 六十年代chomsky 提出了生成语法理论,他认为人的大脑有一种天生的“ 语言习得机制” (L A D ), 儿童正是通过这种机制来掌握语言的, 而这种机制是大脑结构中固有的。他认为语言学应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能力及其深层结构, 以揭示习得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 LAD,研究方法的缺陷 重形式,排斥意义,排斥语用 第二方面,来自跨学科研究,特别是来自认知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等认知科学的新证据和新成果,促使生成语义学家们深刻反思和批判客观主义、生成语法和形式逻辑学的理论基础,从而促使他们转向意义的经验主义研究路径。 关于认知语言学兴起的理论动因,其理论奠基人之一George Lakoff 教授在接受John Brockman 采访时,把它归因于对跨学科研究新成果的借鉴和吸收:“1975 年,我接触到各种认知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共同指向一种大脑体验理论。色觉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原型和基本范畴、Talmy 对空间关系概念的研究、Filmore 的框架语义学等成果让我明白,生成语言学和形式逻辑学研究整体上是没有希望的。我开始和Len Talmy、Ron Langacker 及 Giles Fauconnier 一道,创立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一种和认知科学及神经科学相融的学科,它被称为认知语言学,目前,这一学科的研究方兴未艾。”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 exper iential realism ) 认识论, 简称经验主义(摒弃了唯心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观点)。 心理学基础:认知心理学,摒弃了笛卡尔的天赋论,继承了皮亚杰的建构论,认为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 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 认知与语言观: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 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言与认知观: 1 .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 语言是认知的窗口。 2. 语言能促进认知的发展 一方面语言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思维和认知新事物。而且, 人们可以借助于己有的语言更好地认识具有一定关联的新事物。另一方面, 有了语言, 人们才可以交流思想, 交换信息, 增加经验, 从而互相沟通认识, 互相调整、适应、趋同, 促进种系和个体认知的发展。 3. 语言是巩固和记载认知成果的工具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坚持体验哲学观, 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 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 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 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领域的学科。)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普遍原则和认知规律之间关系的语言学流派。 学科发展历程 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美国孕育(朗奴·兰盖克提出空间语法),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成熟,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其确立标志为1989年春由勒内·德尔文(ReneDirven) 组织的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y) 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此次大会宣布于1990年发行《认知语言学》杂志, 成立国际认知语言学( ICLA) , 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系列专著,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二、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概念 原型 范畴化、基本范畴、家族相似性 意象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 意象图示 标记论 语法化 Fillmore的框架语义理论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 Fouconier的心理空间语法 参考文献 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与计算分析》 熊学亮1999《认知语用学概论》 王寅 2007《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1《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2001年 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