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绪论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条件反射论的三原则(Pavlov) 1、决定论原则 2、外部刺激与脑内分析器对应原则 3、结构原则 (三)意义 1、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建立的重要自然 科学基础 2、开创了生理学实验分析法的先河。 (四)缺陷 1、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2、没有深入到脑的深部结构 四、细胞神经生理学理论 (一)电生理学的发展历史 发端于1791年,伽伐尼(Galvani)(意大利医生和解剖学教授)关于动物电的概念。瑞士的德国生理学家埃米尔.杜布瓦--雷蒙德在19世纪40年代(1849)由于电学技术的进步,第一个预测到神经和肌肉在活动时的电位变化。 (二)电生理学的技术基础原理和方法 学原则 (三)基本观点 (三)基本观点 1、任一反射活动不仅制约于外界刺激,也制约于网状非特异系统兴奋水平所决定的唤醒状态。心理活动的基础并非简单的刺激――反应的决定论原则。 2、在经典三环节反射弧的机构中,必须考虑到由传入和传出神经发出的侧支联系,它不但引申出网状非特异系统的制约作用,也引申出反馈作用原理。 3、除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全或无”定律之外,细胞神经生理学还发现了突触后的“级量反应”规律。 “全或无”定律: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 “级量反应”定律: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上分布着很多突触,每个突触的后膜电位很小,不足以引起神经元发放神经冲动,但很多后膜同时或间隔几毫秒相继出现电位,则可以总和起来,当超过这个神经元的单位发放阈值,就会导致该神经元全部细胞去极化,出现整个细胞为一个单位而产生短脉冲,即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五、化学通路学说 (一)基本观点 在脑内存在着一些化学通路。神经冲动的传导不仅在一个细胞内以电化学的方式进行着,在神经原间还以化学传递的方式进行着。 (二)意义 使人类对脑功能与心理活动的关系的认识从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推进到分子水平。 一种高频交流电 一根只有尖端部分裸露的不锈钢丝 电极插入确定的脑结构 通以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流。 电流通过脑组织产生热量,将电极尖端部分的细胞烧伤致死 同时也将把过路神经损毁 电解损伤 颅骨上钻一个孔 25%KcI溶液中浸过的滤纸覆盖 除去Kcl滤纸 生理盐水冲洗 扩 布 性 阻 抑 (2)冷冻法 原理:利用冷冻探头,放在开颅后的硬脑膜下,使温度降至20oC 时,即可产生大脑皮质局部性短暂功能阻断效应。拿掉冷冻探头,脑组织温度回升,其功能不仅可以恢复,尚无组织变性的继发性后作用。 可逆性脑损伤 3、神经化学损伤 原理:用神经毒剂或化学阻断剂来干扰脑内蛋白质,核酸或其它一些神经递质的代谢来导致脑机能失调。 特异性高、选择性强 (四)脑磁图 磁场不受头皮软组织、颅骨等结构影响,因此,定位准确;同时,时间分辨率也高,由此,脑磁图检测数据误差较小。 非浸入无害的测量技术 (五) 脑电记录法 19世纪后期,电测量和电记录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当代神经科学的最大动力之一 德国精神科医生Hans Berger发现人脑存在持续的电活动,而且可以记录。 脑电图包含有多个频率成分一般划分为四个波段 节律类别 频率(Hz) 振幅(微伏) 明显部位 心理状态 Alpha波 8-12 50-150 枕、顶叶 清醒、安静、闭目 Beta 波 14-30 10-30 前中央回和额叶 皮层兴奋 Theta波 4-7 100-150 顶叶和颞叶 睡眠 Delta 波 0.5-3 20-200 额和颞叶 深睡 (六)经颅磁刺激技术 暂时阻断局部脑区功能 无创式可逆性脑功能干预方法 (七)脑成像技术 脑 成 像 脑结构成像 脑功能成像 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CT) 磁共振技术(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功能核磁共振技术(fMRI) 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CT) (computerized axial tomography - CT) 原理:将X光照相和计算机处理方法结合起来观察活脑的组织病变。 优势: 脑结构成像 局限: 空间分辨率稍显不足,病变结构需足够大 X射线装置: X 射线管 光检测器 计算机成像 磁共振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原理:脑放置在强的均匀磁场中,一个适当的射频脉冲通过时,在频率场的激励下,原子核发生磁能级的共振,此种核磁共振效应可为安放在头壳周围的线圈所检测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PET原理:脑细胞活动时要消耗一定的葡萄糖,这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