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②万人争睹“飞天” 11月4日,有近两万名游客赶往南京栖霞山,争睹“飞天”风采。专家呼吁:发现“东敦煌”重要,保护“东敦煌”更重要! ③“栖霞飞天”东传日本 “东敦煌”在南京发现,使中国西北部的华夏敦煌宝库,在东部地区得到呼应,引起国内外敦煌学者的广泛关注。敦煌学家们认为,“栖霞飞天”的面世,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还揭开了敦煌文化是如何传到日本的“路径之谜”。南京成为中国与日本之间以“飞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的传播的中间站点,“栖霞飞天”当之无愧地连接起了中日两国“丝路花雨”文化脉络。黄教授风趣地说,说不定正是鉴真大和尚把栖霞飞天带到日本去的呢。 三、提高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④“栖霞飞天”反哺莫高窟 敦煌学者发现,“栖霞飞天”不仅将敦煌文化东传日本,而且反作用于西北敦煌的“飞天”,揭开了敦煌莫高窟“飞天”风格演变之谜。在此意义上,“东敦煌”在敦煌文化交流史上可谓具有枢纽性的重要地位。 敦煌研究专家马德博士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谢成水老师认为,“栖霞飞天”集西域风格、中原风格、南方风格三者于一身,是多样化风格的统一。 三、提高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柴剑红说,根据新发现的“栖霞飞天”,我们可以推测,当初很可能是敦煌文化在流传到南京等南方地区后,“飞天”在南方画风的影响下,终于形成隋唐时期的多变飞动、飘然欲仙的风格,然后随着隋唐统一全国,反过来又“回流”到北方以及敦煌莫高窟等地区,影响了当地的“飞天”画风。马德博士告诉记者,“栖霞飞天”对敦煌莫高窟的“反哺”,可能是随着古代南方大官世族到北方任职或生活时,带去了大批的乐工、画师等“百艺”人员,从而把南方文化传到了北方以及敦煌莫高窟等地区。 三、提高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⑤国际学者盛赞“东敦煌” 栖霞考古的新发现,引起了国际敦煌学家的极大关注。他们惊叹,如果说100年前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诞生了“敦煌学”,那么南京的“东敦煌”,无疑进一步推动“敦煌学”走向成熟。 日本敦煌学家、早稻田大学的砂冈和子教授表示,“东敦煌”虽然遗迹不多,但所存吉片光羽,足以证明其在文化上东传西哺,功德无量。 这就是两幅“飞天”壁画的图片。(展示图片) 三、提高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生2:我们也找到了一些相关的报道,但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专家质疑“东敦煌”——摘自江苏媒体的部分报道 南京栖霞山发现“东敦煌”的消息报道后,一些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华国荣说:这个洞中的两个“飞天”,我们1994年就已记录在案,还拍了照片。 正在千佛岩石窟作现场工作的南京市文物局有关专家说:对这两幅“飞天”壁画,我们在1998年就作过研究。目前,这壁画与雕塑造像有何关系,是否南唐时代的,由于洞窟被破坏得比较厉害,还无法下结论。此外,“飞天”也不只是这个洞窟才有。唐朝时“飞天”形象早已传遍天下。栖霞千佛岩考古是列入国家文物局考古计划的,其断代、价值和在中国石窟艺术上的地位,都还有待探讨。 三、提高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林树中说:栖霞千佛岩石窟有“飞天”并不奇怪。在石窟里作装饰壁画浮雕,是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共同特点。“飞天”也不是敦煌特有的。在佛教上,“飞天”是司管音乐的“乐神”,凡有佛教壁画出现的地方,一般都应有“飞天”。我们于60年代在苏南也曾见过不少,如丹阳发现的3座南齐墓中的砖印壁画就有4个“飞天”,比敦煌还要出现得早一些。“飞天”等佛教艺术传播有3条途径: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传之路。我不同意有人所说是敦煌传过来的说法。我的研究生、现任南艺副院长阮荣春早就提出,这是佛教的南传系统,即从印度到云南、四川,沿着长江到下游。 三、提高课程资源的实际利用率 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敦煌学著名研究学者、南大教授高国藩说:我多年前就知道那两幅“飞天”壁画,这次把它说成是发现了“东敦煌”,未免言过其实。因为敦煌有400多个洞窟,2000多尊彩塑,还有两万多平方米的壁画,藏经洞经卷文书有四五万册。如果在栖霞山发现唐人抄本,哪怕只有一二百卷,也是轰动世界的新闻。但是,如果要说有“飞天”就是“东敦煌”,让人感觉是对敦煌学的亵渎。即使要提“东敦煌”,麦积山石窟还差不多,它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东部,与敦煌遥相呼应。但是,麦积山石窟还没自称“东敦煌”。壮观的云冈、龙门石窟也没这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