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课件:第4单元第4课《阿房宫赋》分析.ppt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课件:第4单元第4课《阿房宫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课件:第4单元第4课《阿房宫赋》分析

一连六个排比句,运用比喻、夸张,对照 强烈,紧扣阿房宫具体地写出了“秦爱纷奢”, 充分揭露出秦王朝的奢糜放纵,给人民带来深 重灾难,以致众叛亲离。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 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这部分用14个字高度概括了秦亡的过程, “叫、举、炬”三个词,短促相连,生动地 表现了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之势。 “可怜焦土”与上面对威震四海的秦王朝的描 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秦的土崩瓦解、迅速灭 亡,收束有力。“可怜”二字流露出作者无穷的 感慨。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贪欲)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常情) (罪证) 使……多于 (六个排比) 不敢言而敢怒 (积怨) (灭亡) 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 叫、举、炬 体物写志 夹叙夹议  对照鲜明 感情强烈 本段导读图示: (爆发) 阿房宫赋 唐·杜牧 第四自然段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 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 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 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 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 第四自然段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也”,标红体的“后人”指什么人? 暗指唐代统治者。后人如果只哀叹秦之灭 亡,而不从中吸取教训,必重演覆亡的悲剧。作 者语重心长,委婉讽劝,意在警告唐敬宗应当对 秦之灭亡哀而鉴之,戒奢爱民,画龙点睛地吐出 本文写作动机,冷语隽永,令人回味不已。 第四自然段概括 慨叹六国和秦之灭亡,皆由于不 爱其民,点明后人应从中吸取教训, 以此为戒。 前两段铺叙描写,极度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 的宫室之华美,生活之奢靡;后两段抒情议论, 揭示全文主题,显示作者的见解和创作意图。前 两段为后两段张本,后两段是前两段的深化、升 华。 讨论: 《阿房宫赋》、《过秦论》相比较,它们在 立论上的共同特点和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过秦论》节选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 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 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 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 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 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 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 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 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 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 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 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 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 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 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 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讨论: 《阿房宫赋》、《过秦论》相比较,它们在 立论上的共同特点和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1.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 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2.《阿房宫赋》,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方式更具有特色。 共同特点是: 各篇的独创性是: 都是借古讽今,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 文言实词: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古义: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 古义:文中是指天气冷暖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1.古今异义 (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7)燕赵之收藏 古义:收藏的金玉珍宝 今义:收集并保藏 (6)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座 今义:下降,衰败 (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指宫室结构参差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值得怜悯 (8)齐、楚之精英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精华或出类拔萃的人 2.一词多义 (1)一: (2)缦: 六王毕,四海一 一肌一容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