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新闻稿.docVIP

《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新闻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新闻稿

《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榜单出炉 船舶港口企业排名整体靠前 备用题目:中国港航船企市值“大腰斩” 船舶港口企业排名整体靠前 2012年1月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航运交易公报》公布了《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排名榜单。深受航运业低迷之累的中国港航船上市公司受业绩和国内资本市场动荡双重影响,出现大幅市值损失。根据榜单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0日收盘,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全部60家中国港航船企公司总市值几乎全部缩水,近一半企业甚至惨遭“腰斩”。 以中国远洋为例,其市值由2月15日高点1069亿元下跌至12月30日的437.27亿元,今年损失高达58%。 但是,正所谓“水退去了才能看见哪些人是在裸泳”,也正是在行业大动荡时期,上游与下游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实力的天平发生了悄然的改变。根据50强榜单显示,航运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多数企业排名靠后,4家航运企业跌出榜单,在前5强的排名中,中国远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成为硕果仅存的航运企业。而港口、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排名则较靠前,年初刚完成资产注入的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工)以744.5亿元的总市值坐上头把交椅;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团)以总市值592.5亿元紧随其后;中国最大的海工船舶运营商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以573.9亿元总市值位列第三。 另外,此次上榜的50家港航船企上市公司中,非国有控股公司仅有8家,而由国内民营企业家控制的上市公司则更是少的可怜,仅有5家。其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国熔盛重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也只以123.77亿元总市值位列榜单第15位。其他几家民营企业,如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昌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的排名则分别为倒数第3、第2和第1位。 跑船运的不如当“地主” 在《2011年度中国港航船企市值50强》榜单中,由于股价大幅下跌,昔日的市值明星——航运企业已经光芒不再,前20名中,航运企业仅占5席,占比25%。以两家最大的航运企业——中国远洋与中海集运为例,中国远洋的市值由年初的高点1069亿元下跌至444亿元,市值损失近60%;中海集运则由年初的市值高点549.2亿元下跌至247.1亿元,市值损失近50%。而在4年前航运市场高峰时候,中国远洋的最高市值曾在2007年10月25日达到6255亿元,几乎相当于今日所有50强企业市值的总和。 某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相对于港口和船舶企业,航运企业业绩的周期性表现更为明显,容易出现业绩“大起大落”的情形,而企业市值是由投资者对企业的预期体现的,投资者容易在市场繁荣时过于看好企业资产和未来发展,产生“泡沫市值”。而在市场下滑时,由于航运企业的主要资产——船舶无法从事水运以外的其他生产活动,容易被投资者视为“无效资产”而过度抛售,导致市值过度低估。如2011年12月28日,中海集运在大量卖单的抛售下,市值甚至一度跌破其净资产。 除了业绩亏损的航运企业外,那些盈利能力较好的航运企业2011年的市值变化也各有千秋。上半年盈利1.75亿美元的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12月份市值较年初下跌33%,跌幅较其他航运企业小,以223亿元的市值位列榜单第10位;而同样在香港上市的民营集运企业,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虽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7702万美元,增速同比下滑仅12.7%,但却惨遭抛售,市值缩水近65%,以41.54亿元位列榜单第33位。业绩一直领先同行的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下滑近26%,但其市值却缩水56.4%,位列25位。 在2011年4月借壳上市的中昌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则成为市值波动最大的航运企业,其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仅为33%,这使得其7月份最高市值升至39.58亿元,后出现大幅跳水,2011年12月份总市值为17.18亿元,降幅近60%,位列榜单第49位。 由于拥有大新华物流借壳重组概念,大幅亏损的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价曾一度坚挺,2011年12月12日前的市值跌幅仅35%。但之后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加强对企业借壳重组的监管,这使得大新华物流借壳天津海运上市的可能性出现变数,股价随后大幅跳水,甚至出现7个跌停,市值也从高峰时的51亿元,跌至24.8亿元,缩水50%,位列榜单第41位。 坚挺的港口企业 相对于航运企业的市值“腰斩”,中国港口企业的市值缩水程度则要缓和许多,基本没有达到50%的缩水程度。这主要是由于虽然航运业低迷,外贸增速减缓,但港口生产经营形势依然稳定,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港口管理处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3.25亿吨,同比增长13.0%。其

文档评论(0)

31972768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