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岑参诗作成就铁门关岑参诗作成就铁门关
岑参诗作成就铁门关
作者 史国强
认识铁门关是在大唐诗人岑参的诗里。
唐玄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冬天,岑参来到了远在西域的铁门关。他不是一个观光客。虽然开元、天宝间游历之风甚盛,岑参三十岁之前亦曾出入嵩洛、往来河朔、辗转大梁、流连淇上,但他此番西出阳关,身蹈异域,却是为了圆梦。
岑参出仕前曾作过一篇《感旧赋》,自云出身相门——“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他的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和伯父岑曦都曾官至宰相。家族曾经的辉煌使这个年轻人渴望“继厥美而有光”,像先辈那样成为邦之杰、国之辅,他“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尝自谓曰:‘云霄坐致,青紫附拾。’”然而世事艰难,常未能称年轻人所愿。天宝三载,岑参进士高第,然而对他来说依然是云霄难致,青紫难拾,释褐后仅被委以正九品上的小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在太子府为太子掌管库房钥匙、看守器杖甲胄。
在当时,要想快速升迁,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佐戎军幕。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重视军功,边帅功名显著者往往可入为宰相,而边帅入相及获得边帅的赏识,其部属常能得到超越常规的升迁机会,故而文人出塞入幕成风。不愿久居下僚的岑参在太子府待了三年后,凌云的壮志使他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安西都护府(今库车),在那里,时任四镇节度使、安西都护的高仙芝“善骑射,勇决骁果”,屡立战功,威震西域,声扬朝野,前途不可限量。开元末,已届而立之年仍功名无成的杜甫曾为时任安西副都护的高仙芝赋《高都护骢马行》诗一首,赞其坐骑“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实则借马喻人,对年轻有为的高仙芝钦羡不已。似乎杜甫并没因此获得高仙芝的青睐,倒是被杜甫赞许“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此时认定“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岑参得到了高仙芝的赏识,被表荐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充任安西都护节度判官。
最早将库尔勒至焉耆间霍拉山与库鲁克塔格山相夹峙的这段蜿蜒数十里的峡谷称为“铁门”的是《晋书·西戎传》,书称前凉沙州刺史杨宣部将张植曾屯兵铁门,与焉耆国王熙战于遮留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开都河“西出沙山,铁关谷也”,则此谷或时有“铁关谷”之称。此处最早的建关记载是成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由李林甫等修纂的《唐六典》,其六“刑部司门郎中”条下记载开元时期天下“凡关二十有六,而为上中下之差”,“安西铁门关”名列其中之 “中关”。真正使铁门关扬名宇内、千余年来依然雄踞于中华文明的长河没有湮灭于历史风沙之中,则要归功于岑参的这趟西域之旅,归功于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作。
生于中原、长于中原的岑参见惯了青山绿水,他曾经描写他寓居的终南山高冠谷:“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山霭碧氛氲”,真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然而边地的平沙茫茫、童山绵绵、天旷地遥、人烟稀少,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视觉、认知及情感的冲击,他的诗思也随着马蹄的飞驰,一点点脱去清秀,变得苍茫、奇丽。在到达铁门关的前一天晚上,岑参住在银山碛西的馆驿里: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
似箭的狂风,打人面的胡沙,使别妻离子孤身赴边的诗人似乎难以承受,他禁不住愁泪涟涟。然而大风和胡沙却吹不走、掩不住西天那一轮皎洁绝伦的明月,这绮丽的夜景驱散了诗人的凄凉与痛苦,诱发了他对人生美好前景的憧憬和自信,遥望铁门关西那遥远的安西方向,诗人心中激荡起了豪迈的壮志:“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这心声,遥接汉代班超掷笔赴边的马蹄音,穿破时空,产生了悠远的历史回响。
铁门关的形制历史文献没有记载,然而岑参却为我们作了可藉联想的形象描绘:铁门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险,路盘两岸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题铁门关楼》)
许是觉得守关小吏终日面对的石壁太单调了,或是惊叹于眼前天工人力合璧孕育而成的雄关的恢弘气势,才情勃郁的诗人不顾旅途劳顿,笔舞龙蛇,这座巍峨的关楼顿时诗意盎然。“桥跨千仞险,路盘两岸窄”,岑参不愧是大手笔,仅用了十个字便使这座天下雄关呼之欲出:壁立千仞、相对而上的山峰间,蜿蜒崎岖而又狭窄的道路比邻深涧,一桥飞架,横跨天堑,襟山带水、峥嵘高峻的关城像一把巨大的铁锁,牢牢钳住了这条丝路古道的咽喉。“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一句则真实地写出了铁门关据险而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情势。
多亏了岑参,使雄浑、苍凉、险峻的铁门关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之后,唐代的铁门关不知于何时坍毁。清代嘉庆年间,遣戍新疆的徐松对天山南北的山川曲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他在《西域水道记》中对这段峡谷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崖壁险隘,危矶吞吐,骇浪澎湃,聒耳眩目,凛乎可怖”,但岑参所见的铁门关已难觅踪影。《新唐书·地理志》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