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5课 声赋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docVIP

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5课 声赋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中语文 专题三 第15课 秋声赋同步练习 苏教版必修4 (时间:40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乃其一气之余烈    烈:威 B.有动于中 中:内心 C.必摇其精 摇:摇落,损耗 D.亦何恨乎秋声 恨:遗憾 解析:D项,恨应为“怨恨”之意。 答案:D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D项,“以”用法同“而”。A项“而”,表并列/表修饰;B项“其”,他/可能;C项“于”,在/对于。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语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悚然而听之     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C.黟然黑者为星星 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解析:“星星”今义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或细小的点,此句中指点点白发。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欧阳子方夜读书 B.金铁皆鸣 C.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D.朝而往,暮而归 解析:C项,使动用法,其他三项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C 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此秋声也 B.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C.商,伤也 D.夫秋,刑官也 解析:A、C、D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B 6.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月色皎皎,星光闪闪,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的声音,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2)自然会使他红润的面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的头发(壮年)变得鬓发花白(年老)。 二、阅读鉴赏(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②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 ①滃(wěng)然:水盛大的样子。②涵煦:滋润化育。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顾:向四周看 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依照 C.今滁介江、淮之间 介:处在、位于 D.掇幽芳而荫乔木 掇:采摘 解析:“按”应解释为“查看”。 答案:B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项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介词,在。B项“之”,助词,衬音作用,不译/结构助词,的。C项“以”,均为连词,表目的关系。D项“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答案:C 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叙述作者治理滁州,开地建亭的事。开门见山,紧扣文题,也为末段的点明中心埋下伏笔。 B.文章的第2段着力叙写五代战事频繁,唐朝豪杰并起,这正是为了烘托当时“丰乐太平”的政治局面。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