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戲劇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理解

戲劇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理解、 回憶與學習動機影響之實驗研究 廖品蘭 花蓮縣明恥國小 (收稿日期:2000年11日16日;接受刊登日期:2001年02日6日) 摘 要 本實驗研究旨在探討戲劇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理解、回憶與學習動機的影響。研究以台東市某國小二年級兒童為對象,隨機分派為兩組,一為實驗組接受戲劇教學,一為控制組接受講述教學。各組進行每週一次,每次八十分鐘,為期八週的教學活動。 研究結果發現在統計考驗部分,戲劇教學對增進兒童的故事內容理解、推論與判斷理解的整體效果,並無顯著的影響。然針對描述性統計資料的分析發現,戲劇教學對兒童故事理解仍具有正向的影響,其效果大多顯現在推論與判斷理解上,且其對低語文成就兒童的故事理解較有助益。在故事回憶部分,戲劇教學對增進兒童故事回憶能力有顯著的效果。扮演組兒童在回憶故事上的表現,能回憶較多且較完整的故事內容。在學習動機部分,扮演組兒童在故事課上產生對閱讀較高的期望,及較高的閱讀價值感與興趣。 文末,研究者針對本研究的結果進一步加以分析,並提出對後續研究的建議以供作參考。 關鍵字:戲劇教學、故事回憶、故事理解、學習動機、語文科教學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自從John Dewey和Marietta Pierce Johnson提出在教室中使用戲劇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習更加的有趣之後(Nelson,1988),這種教學的形式在1960~1970年代,曾在教育的領域中被倡導;而近幾年中亦陸續有一些研究及教學方案探討戲劇活動與學習的關係。關於戲劇性的故事扮演(story dramatic play)對兒童認知發展貢獻的探討,在國外已有多位學者致力於相關議題的研究。如Pellgrini Galda兩位學者(1982;1984; 1985;1986;1993)深入探究戲劇扮演(dramatic play)對兒童的故事理解與回憶的效果,其研究結果指出透過戲劇扮演故事比透過討論故事,更能提升兒童對故事的理解與回憶。 國內也有多位語文教學的專家提倡以戲劇的教學方式來拓展兒童的學習(林文寶,民78;范長華,民78;徐守濤,民78;胡寶林,民83;陳弘昌,民84;張曉華,民85;洪文珍,民86)。這些學者認為戲劇活動能有效的提昇兒童的學習興趣,並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然國內此領域的研究多為小規模的試驗性教學報告,並未有嚴謹的實驗教學針對戲劇在兒童認知發展上的效益做驗證性的探討(王華陵,民86)。 因此,本研究嘗試提出『戲劇』教學方案並進行實驗教學;以瞭解兒童在戲劇性的學習活動中,是否能有更加的學習效果,並為國內此一研究領域提供實徵性及本土化的參考依據。 二、研究目的 1.探討戲劇教學對於國小二年級兒童在故事理解表現上的影響。 2.探討戲劇教學對於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自由回憶表現的影響。 3.探討戲劇教學對於國小二年級兒童故事學習動機上的影響。 貳、文獻探討 一、扮演與故事理解的關係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扮演能幫助兒童理解口語文字(Williamson Silvern, 1984)。在扮演遊戲與故事理解的相關研究中,許多研究結果支持:扮演能幫助兒童形成較佳的故事理解能力(Christie, 1987)。Slatz Johnson (1974)、Dansky (1980)、Pellgrini Galda 1985,1993)、Silvern, Williamson, Waters(1983)等人指出,想像遊戲(thematic fantasy play)較討論與畫出故事的方式,更能幫助兒童進行故事理解。兒童在聽完故事後進行扮演,運用心智和身體動作來重構故事主角和事件,能讓兒童對故事內容產生更好的理解。因此給兒童實際扮演故事情節的機會,能幫助兒童提昇其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一)故事基模的激發與重組 故事基模(story schema)是引導人理解故事及結構的一種經驗法則(Bartlett,1932;引自林清山譯,民84)(包括對於情節與事件的相關知識),進一步專注於將角色與行為事件塑造成符合先前經驗的模樣,來幫助他們進行扮演(Williamson, 1995)。當兒童運用想像連結相關基模來進行動作模仿與表演時,故事基模的激發與重組,是兒童對故事了解的一個重要關鍵(Lillard, 1993)。 (schemata),成為該兒童故事經驗中的特殊故事基模(special story schemata)。因此扮演故事對兒童來說,除了能增加一般的故事基模(general story schemata)外,亦能夠幫助兒童形成融合扮演經驗的特殊故事經驗(Christie,1986)。 戲劇活動中的動作表演與場景兩大要素,使兒童能透過動作類的基模(如:情節基模、嘗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