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地理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 1950年到1956年福建的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的恢复。扭转 了近百年的贸易逆差状况。 1958年后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和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影响 了福建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彻底否定了国际分工,对外贸 连续三年下降。 1972年与美国和日本关系正常化以后,外贸出口的状况 有所改观。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对外贸易 1、起步发展阶段 2、快速发展阶段 3、持续发展阶段 二、 向型经济发展举措 (一)改善投资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 能源供应 现代通信 开发区建设 2、政策法律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二)加强对外联系 1、社会文化交流 2、科技合作 3、经济合作 (三) 引进生产要素 1、生产技术引进 2、管理经验引进 3、资金引进 (四)拓展海外空间 1、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资源合作开发 2、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3、开展劳务输出 土地的农业利用: 平原、台地区—— 种植业用地 丘陵 ——园地(茶、果) 低山 ——林业用地 3、矿产资源较丰富 已发现矿种118种 探明各类矿床近1000个 矿产潜在价值24000亿元以上 2、良港多、滩涂面积大 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 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一些矿产分布广泛 金属矿产以多组合综合性矿床为主 4、水热资源丰富,自然灾害频繁 热量 降水 灾害性天气(寒、旱、涝) 寒:倒春寒 梅雨寒 秋寒 旱:春旱 夏旱 涝:梅雨期 台风期 5、水力资源 河流 潮汐 40 100 200 沿岸区 近海区 外海区 深海区 浅海区 10 第三讲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布局的巨大变化 生产环境变化 经济较快发展 以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界: 之前发展速度及水平相对较低 工农业总产值( 1983年) 总量居全国第21位 人均居全国第20位 部门结构 农业、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较慢 之后发展速度及水平相对较高 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 总量居全国第12位 (17560亿元) 人均居全国第9位 (47377元) 部门结构 趋于协调 原因:资源条件 前线 一、 恢复时期 生产者积极性高涨 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 15.3 亿元,比1950年增43.4%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二、“一五”时期(1953——1957年) 扩大基本建设规模 开展农村互助合作 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5% 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6% 三、“二五”时期( 1958——1962年) “左”的指导思想干扰 遇自然灾害 生产倒退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960——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23.5% 粮食总产量由1957年的444万吨下降到1962年358.5万吨,市场供应紧张 此阶段建设了交通、能源、原材料等主要重工业项目 四、调整时期(1963——1965年) 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