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_______可调节瞳孔的大小 2 _______含感光细胞,是光感受器 3物像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 3、视觉形成的部位是______ 4 ________平滑肌的收缩引起晶状体曲度的变化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5“白眼球” 是指_________ “黑眼球”是指_________ 课堂小测 1、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神经 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神经 2、眼的结构中相当于照相机镜头的结构是( ) A.视网膜 B.晶状体 C.角膜 D.脉络膜 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耳和听觉 1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2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3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声波使鼓膜产生振动;鼓室还在下方有一条小管与咽部相通,此管叫咽鼓管,咽鼓管会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4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半规管三部分。耳蜗含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与晕车晕船有关。所以内耳具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 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嘴或捂住耳朵,这是为什么? 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1、如果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的作用是( ) A、产生声波 B、传递声波 C、收集声波 D、感受声波 2、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的结构是( ) A、半规管 B、听小骨 C、鼓室 D、咽鼓管 3、鼓室内的三块听小骨是锤骨、砧骨和镫骨( ) 4、耳蜗内有感知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则有听觉感受器( ) 5、遇到巨大声响时,常常做吞咽动作,使_____打开,从而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保持_____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 三、听觉的形成过程 耳廓收集的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 引起_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_______ 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中的____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 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用耳卫生须知: 1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1、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的是( ) 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前庭 D 耳蜗 2、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的是( ) 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前庭 D 耳蜗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 鼻咽发炎时,容易引起中耳炎 C 遇到巨大响声,要迅速张开口 D 噪声对听觉不会造成伤害 1.人坐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因为感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耳蜗和前庭内 B.前庭和半规管内 C.半规管和鼓膜内 D.鼓室和耳蜗内 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损伤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 3.听觉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是( ) A.耳蜗 B.鼓膜 C.听觉中枢 D.半规管 4.遇到巨响时,应迅速作出的反应是( ) A.迅速闭上嘴,减小声音对鼓膜产生的巨大压力 B.迅速张开嘴,保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C.迅速张开嘴,保证鼓膜不受震动 D.反应同平时一样 5.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听觉中枢 6、在“打哈欠”是会听不清或听不见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耳的结构与功能 * * * * * 虹膜 视网膜 视网膜 大脑皮层 睫状体 巩膜 虹膜 镜头 光圈 胶卷 晶状体 瞳孔 视网膜 脉络膜 照相机的暗室 1 近视是因为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得物体在视网膜前方成像造成的,可用凹透镜矫正 2 远视是因为眼球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