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陆文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贸招商.docVIP

大陆文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贸招商.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陆文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贸招商.doc

大陆文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贸招商范文大全 大陆文明、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 在对东西方文明史所进行的比较研究中,有一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何只能发轫于西方。对于这一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数不清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技术的、军事的、文化的、政治的等方面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认为,要解释资本主义的兴起,其出发点必须是经济因素,对政治、宗教与文化等非经济因素的过分强调只会将问题引入歧途(注:(法)布罗代尔著(1976)《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1997年,第44页。)。但我们会发现,运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是无法解释这一问题的。因为自马歇尔以来,古典经济学家们所运用的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被抛弃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只是一个业已存在的、并且高度成熟化的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而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史学和新发展经济学却发现: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大多是非西方国家),发展的最大难题并不在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存在阻滞,而在于根本性的“市场缺失”,更进一步说,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基础”的缺失。因而在这些国家,首要的任务是培育市场,而非调控市场。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更进一步,会自然而然地提出这样的疑问:在非西方国家的文化土壤中是否必然埋藏着市场经济的种子?即便有的话,这个种子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发育,是否会结出同西方一样的果实呢?布罗代尔虽然反对将资本主义的产生归结到单纯的文化因素上,但他也明确提出“它(资本主义)必然是社会秩序的一种现实,甚至是政治秩序的一种现实,甚至是一种文化现实”(注:(法)布罗代尔著(1976)《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1997年,第43页。)。而这种对文化现实的理解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狭义的文化范畴,成为一个包容着整个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概念。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马林诺夫斯基正是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化的:“文化的真正要素有它相当的永久性、普遍性,及独立性的,是人类社会活动有组织的体系,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会制度’”(注:(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8页。)。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只不过是一种经济制度,它的生发需要特殊的文化土壤。要对东西方经济发展的道路差异、程度差异做出完整的解释,就必须追本溯源,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进行历史考察。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有色眼镜”给我们带来的偏见。 交易、市场与上层组织 从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直至现在西方的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一直把经济的专业化和分工当作“交易—货币—市场”发展的产物。从而分工、交易与市场被认为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但事实真是这样吗?经济人类学的巨匠波拉尼指出,交易、货币与市场在本质上各有其独立的起源。以交易为例,波拉尼将其分为互酬式交易、再分配式交易和市场交易这三种形式。所谓“互酬”,是在以血缘及伙伴关系结成的共同体中作为义务而发生的“赠与”关系,在现存的所有原始部落中几乎都存在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性赠与交换。应该看到,这种交换是先于剩余产品交换而出现的,它具有的“礼仪价值”只能归因于文化与习俗。再分配式交易往往发生在一个共同体的政治性权力中心和其全体成员之间,在非洲的达荷美王国,在每年举行的贡租大祭中,各村村民携带财物来到王宫前,在种种礼仪行为中将这些财物献给国王,国王则按照惯例把作为返还礼品的报酬分赐每一个人(注:(日)栗本慎一郎(1979)《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5页。)。只有第三种方式,市场交换才是我们这个社会中所流行的交易方式,即通过匿名市场上的“自我调节系统”——价格机制来予以引导的交易。 与波拉尼的观点相得益彰的是希克斯在其名著《经济史理论》一书中对“市场兴起”问题的研究。希克斯指出,先于交易经济与市场经济出现的是指令经济与习俗经济,这两者的萌芽可以一直追溯到部落时期。部落的生产活动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习俗(巫师是很重要的组织者),而其防御功能则依赖于指令(通过酋长)来执行。我们看到,波拉尼的“互酬”与“再分配”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习俗经济的体现。希克斯进一步指出,在部落转变为国家的过程中,产生了出于征税需要的“岁入经济”。岁入经济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导致了需求的集中,从而产生专业化分工(尤指技艺上的),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古埃及的手工艺人和我国东周时期专为天子“礼乐征伐”而服务的匠户。为王室服务的工匠是最早的专业化手工业生产者,因而分工也是先于市场而出现的。 西方学者的分析是否能够解释中国的现实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各诸侯国在礼仪上都奉有向周天子进行“岁贡”的义务,而周天子也往往会对各诸侯进行赏赐,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互酬式”交易,虽然贡品的价值可以“轻如鸿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