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混纺比的选择 棉维混纺比超过50:50后,随着维纶的增加,织物的强力和耐磨性增加。如要以织物强力和耐磨为主,则选用较高比例的维纶,如织物以服用性为主,则选用较低比例的维纶。 3、细纱捻系数的选择 由于维纶无天然卷曲,是刚性较大、抗扭性较差的实心体,如果捻度过大,纱条表面的维纶会因为捻回角过大而被扭断,使成纱张力下降。因此,维棉混纺纱的捻系数应比同线密度棉纱。 4、织物紧度的配置 由于合成纤维的密度比棉小,同样特数的合纤纱或其混纺纱实际直径比棉纱为粗,而且维维的刚度也大,所以,相同的风格不能完全按照棉织物的标准进行设计,以免织物紧度偏高,化纤织物或其混纺织物的密度可按相似织物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三)涤棉织物设计 1、一般涤棉织物的设计 (1)原料的选配:涤纶制造加工工艺不同,就具有不同的性能。它关系着涤棉混纺纱的物理性能和纺纱技术。化纤的长度与线密度必须相适应。对一般纺纱工艺,化纤的长度、线密度应有下列关系: 纤维长度L(mm)/ 纤维线密度Tt(tex)≈3 纱中纤维根数应在60~80根,L/ Tt的值可根据织物不同风格的要求,予以适当调整。 例如:对细薄织物,取L/ Tt﹥3,对外衣织物,取L/ Tt﹤3。这样粗短纤维可以增加织物的毛型感,并减轻起毛起球现象。 涤纶线密度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见表3—6,涤纶的长度采用35~38mm。 ( 2 )混纺比的选择:混纺比应根据织物的涤棉织物的用途和风格来决定,一般认为涤棉混纺比以65/35或67/33为宜,若要增加织物的棉型感或舒适感,可减少涤的重量,采用低比比例涤棉织物,常用的有棉65/涤35、棉55/涤45。 (3)细纱捻系数的配置:若为单纱织物,捻系数宜为362~410,若为股线织物,捻系数为 324~363。 (4)织物紧度的配置:由于混纺纱线直径比同特棉纱为大,故同样密度的棉织物和涤棉混纺后者的紧度大,为此若要设计一与棉织物相同风格的织物, 用相似织物设计法进行设计。 涤棉烂花布的设计 (1)包芯纱棉纤维包覆率的选择:应根据用途选择包覆率,一般宜大些,以突出花型,包覆率宜用43~48%。 (2)长丝规格的选择:薄型织物,采用5tex以下较细的长丝,厚型织物,应采用7tex以上的长丝。例如,14.5tex涤棉包芯纱,当包覆率为43%时,宜用8tex/36根纱线。 (3)纱线捻系数的选择:如果纱线捻系数过小,会使烂花后长丝部分手感不爽,成品易起毛,外层包棉部分也易摩擦起球,纺纱时易出现“剥皮纱”。捻系数过大,织造时易产生扭结,一般来说:捻系数宜在304~333。 (4)织物紧度的选择:烂花织物的紧度包括两部分,即包芯部分和筛网部分。如果紧度过大,包芯部分织造生产困难;若紧度过小,筛网部分易造成经纬纱位移。一般来说,织物的总紧度宜为70%~75%,经向紧度为48~52%,纬向紧度为45~48%。 (5)筘号的选择:烂花布要求经、纬纱排列均匀,因此,应选用高筘号。每筘最好穿入1根,最多只能穿2根,以使筛网部分经纱排列均匀。 (6)花色设计 ①组织运用:烂花织物为稀薄织物,一般宜采用交织点较多的组织,以平纹居多。 ②纱线运用:利用不同原料的纱线进行交织,可取得特殊的效果。例如:用纯棉纱与包芯纱交织,经烂花处理后,将产生局部空经、空纬效果;用纯涤纶长丝与包芯纱交织,在成品的透明花型中会产生白色纯涤纶线条,别具风格;用涤棉纱线与包芯纱交织,将会得到由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部分组成的花型,花型层次多,立体效果好;如用彩色丝作芯线,织物色彩更加丰富。 * * (十一)麻纱 1、织物基本特征 麻纱织物为细特低密织物,一般采用平纹变化组织——纬重平组织。由于其经纱在织物表面呈现宽窄不同的直条纹路,并具有挺爽、透气的特点,与苎麻织物的外观特征相似,因而得名“麻纱”。麻纱织物的外观别致,穿着凉爽舒适。其经纬密度比较稀疏,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一般麻纱织物具有经向紧度小于或接近纬向紧度的特点。其经向紧度为40%~50%,较一般平布为低,纬向紧度在45%~55%,经纬向紧度接近1:1,其织物总紧度一般在67%~77%。 2、织物种类 (1)按后加工工艺不同,麻纱可分为漂白麻纱、染色麻纱、印花麻纱。 (2)按组织结构不同,麻纱可分为普通麻纱、异经麻纱、柳条麻纱、变化麻纱和提花麻纱。 ①普通麻纱:大多采用 纬重平组织织成,也有采用 纬重平组织的。 ②异经麻纱:利用普通麻纱的组织,采用不同线密度的经纱间隔排列,为使布面条纹更清晰、更突出,通常以1根经纱和2根异特经纱间隔排列与纬纱交织。单根排列的经纱细,双根排列的经纱粗。 ③柳条麻纱:柳条麻纱是具有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奥机器人 FR5用户手册V3.3.2.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湖南省武冈市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解读《GB_T 44304 - 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 压痕(IF)法》.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3.7 尺子乐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手册.doc VIP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最新完整版本.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与实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