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彝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经贸招商.docVIP

彝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经贸招商.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经贸招商.doc

彝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经贸招商范文大全 彝良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析 1 绪论 彝良作为一个国家重点扶持的农业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关键在增收、出路在结构调整。为此,积极树立“竞争农业”新理念,优化区域布局、品种品质结构;落实优惠政策,扶强扶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机制,优化配置全县农技人力资源;转变政府职能,搞活流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当前帮助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彝良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中部。国土面积28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5万亩,人均耕地1.25亩, 2004年全县人口5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3万人,农民人均有粮257公斤,人均纯收入1127元 ,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目前,全县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产值结构比例为64.37:4.21:31.33:0.09;种、养、加产值结构比例为65.3:29.4:5.3;种植业内部粮经饲面积结构比例为75.4:19:5.6;养殖业内部猪、牛、羊、禽产值结构比例为61.7:27.4:5.9:5 。以上结构比例表明,农业产业结构所含的农业内部各业(农、林、牧、渔)的比重,种植业内部各业比重及养殖业内部的比重,根据衡量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三个方面(1、要有利于发挥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优势;2、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3、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的综合考虑,不难看出彝良县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立体气候的自然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畜牧业比重过小。种植业结构仍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二元结构,而经济作物又以单一的烤烟占大头,结构单一;畜牧业结构以生猪所占比重大,而牛、羊、禽所占比重较小。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步伐缓慢,调整水平低,导致全县农村经济十分落后,尚有8万余人未脱贫,属国家重点扶持的山区农业贫困县。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3.1 部分乡(镇)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不够重视。 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制约,而且一个产业的培植至少需3—5年才能收到明显成效,导致部分乡(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是受主观因素影响,部分乡(镇)为了追求“政绩”,往往注重短、平、快的项目建设,对见效周期较长、短期效益不明显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不够热情;二是受客观因素制约,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大多乡(镇)因财源匮乏,赤字严重 ,无力承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运用的试验示范、农技培训、开拓市场、扶持企业的所需经费,同时走出去、引进来的支持力量又不足,对本乡资源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比较,优势何在难以认识。 3.2 农产品流通不畅,加工转化附加值低。 彝良县由于缺乏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中介组织及各种营销组织,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不灵,不是滞后就是失真,导致全县每年的7.2万吨玉米仅有10%左右转化为商品,1.7万吨马铃薯仅有15%左右转化成商品,畜产品商品率仅30—35%,致使农民增产却不增收 。同时全县除烟草外,没有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开拓市场的龙头企业,农副产品中90%属于初级产品,药材、肉类、粮油、果品、蔬菜等名、特产品大部分属于未加工和初加工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没有发挥特色产品优势。 3.3 区位制约。 彝良位于云、贵、川三省九县的结合部,距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昆明500余公里,境内及周边县城因其人口少、规模小,多是以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而存在,在经济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甚为微弱,同时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交通滞后。这样的地理区位,“边缘论”认为 ,因其距离大中城市较远,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要素的运输成本增加,即交易成本增加,显然对于农户而言,采用这些现代投入要素的成本费用就越高,从经济学角度看,农户采用这些现代投入要素的前提条件是:由此所增加的收益必须至少能够补偿购买这些现代投入要素的成本支出,但实际情况则刚好相反。这种由于空间距离过大而导致的市场可接近性较弱,抑制了农民发展商品农业的货币收入。同时,由于加大了农民使用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进而制约了全县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推广、普及。 3.4 没有优化配置农技人力资源。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成功经验 :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进步,而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大,据经济学家分析,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达60—80%。然而,在彝良县却因体制因素的影响,没有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专业技术作用。主观方面:一是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严重,据初步统计,目前长期不在岗人员达20%左右,同时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