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在美国的中文古地图
在美国的中文古地图
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02期
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文地图从明、清时代的刻、绘本传统舆图到20世纪百年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实测地图,以至最近几十年的航空、航天照片,数目多达几万幅,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中文地图最丰富的图书馆。其中最为珍贵的中文舆图特藏,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人们很难窥其庐山真面目。著名古地图研究专家李孝聪教授于2002年6月至10月深入该馆,对中文舆图特藏作了认真的调查、梳理和研究,本刊特独家披露这次难得的调查结果。
《宁郡地舆图》局部: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彩绘本,未注比例,用艺术性的鸟瞰式形象描绘浙江省宁波府城的街道建筑布局。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地图典型的表现形式,在地图中反映出绘制者的兴趣所在。借助这幅传统城市地图,能够判断出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结构。根据地图的色彩与画法,推断其绘制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宁波向外国商人开放之前。清摹绘本《海疆洋界形势全图》长卷局部——雷州半岛图及左侧注记。其注记内容为:“如海安下廉州,船宜南风,上宜北风也。”目前国内外很多摹绘本海岸图都脱“上”字而致语句不通,该图则提供了准确的表述。
《黄河工程全图》官本彩绘呈送折:
清光绪二年(1876年)完成,为纸本色绘长卷,红绢背封,贴黄签墨书图题,签书“及字第十五号”,加盖关防红印。图卷从右向左展开,以黄河从上游流向下游的右岸为图的上方,方位标于图卷四缘。图中描绘了河南省武陟县至兰阳县间黄河北岸的堤、埽、坝、埝、河防营堡的位置及修筑情况。凡抢修工程处贴红签,总计21处;同时描述该段黄河顺堤补厢或埽工施工地段工程的长度,押盖满汉文关防红印,以防止贴红脱落后不知工程的位置。
2002年3月,英国退休海军潜艇军官加文·门兹(Gavin Menzies)利用古地图推测中国明朝郑和领导的远洋舰队,比哥伦布早71年实现了环球航海。这一带有轰动效应的“发现”,使得学术界对古地图的价值又有了重新认识。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收藏地图之丰富是举世共知的,但由于该馆从未公开过一份较为完整的中文地图收藏目录,因此,外界只能够从学者们对该馆所藏中文古旧地图的个案研究中窥知一二。近几年,随着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为馆藏地图与图像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美国国会图书馆是最早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图书馆之一,在完成馆藏美国历史文献的数字化之后,又开始对馆藏非英语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随着图像资料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汉学研究领域,学界对中国传统舆图的研究热情和需求也越来越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2年6月,笔者应邀对国会图书馆地理与地图部所藏中文地图进行鉴定和描述,用于互联网编目。借此机会,我得以对这座仰慕已久的宝山,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探索性发掘。在进行这次古地图之旅前,要先明确一个概念。由于近千年来以中文作为文字表述的国家或地区不限于今天中国领土范围内的地域,而是涉及了整个东亚文化圈。而且从地图的覆盖范围、内容和作者来说,也很难用“中国”这一概念来指代。因此,我们一般不使用“中国地图”而用“中文地图”来界定。美国国会图图书馆有个特藏室“Vault Maps Collection”,所藏均为地图珍品,非工作人员一般无法进入其内。截止到2002年6月,这个特藏室珍藏的中文古地图约有200幅册,其中177幅册已被单独编制了目录。在30年前,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章生道教授曾经对154幅地图做过鉴定,并对每幅地图的内容和形式,从中国历史与地图学的角度做了描述,给后续的研究者以较大的启迪。不过章教授的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多数地图只鉴定到世纪而不是年代,今天看来显得不够精细,而且还有一些错误有待更正。
《全川营汛增兵图》
清朝中叶(1776-1800)绢底彩绘本,由总图和17幅分图组成。地图方位上北下南,形象化地显示四川全省的山川地貌和城镇,重点描绘四川全省73所清代绿营兵驻防地的分布。图上除地名注记外,贴红或贴黄记录拟增设新营汛地点及官兵名额;以红点线表示道路,用不同颜色区分各镇统辖的营汛地区。该图可能绘制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收复大小金川之后至嘉庆六年(1801年)以前。此图应与官方文书相配合,共同呈送给上级官署审核
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便设在图中的麦迪逊大楼内.
伴随中文书籍流入美国的古代舆图
我这次应邀到国会图书馆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特藏室的所有中文地图的绘制年代重新鉴定,并根据地图的内容、类型进行分类描述。除了特藏室的珍藏外,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和亚洲部又从非特藏地图中找出一些清朝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中文地图,一并进行鉴定和描述,共计230幅册。其中区域图129幅册,包括世界图、全国总图及省、府、州、县单幅图或地图集;专题图101幅册,包括城市图23幅,园林、交通、军事营汛图17幅,河流海岸图61幅。此外,对1900年
文档评论(0)